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法律与生活专题 > 正文

选秀节目PK电视荧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14:40 法律与生活

  本刊记者/刘爽

  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都是脱胎于《美国偶像》。但“超女”等节目只是学了它的形式,并没有学到它的精 髓,使我们的选秀节目失去平民精神,变成了一场金钱游戏。

  周末荧屏成为PK战场

  在9月最后一周的周五夜晚,随着今年超级女声四强坐席的最后排定,今年夏天的电视荧屏选秀节目大战终于硝烟散 去,观众们也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之前的两周,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的冠军也接连出炉。时间点的巧合反映的正是竞争对手 间明争暗斗的艺术和智慧。

  从5月起,电视荧屏上就突然热闹起来,各式各样的选秀节目纷纷开锣登场。周末晚上8点档的电视荧屏似乎成了选 秀节目的天下,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央视的“梦想中国”、

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等几个相似的节 目轮番上场,让很多观众无所适从,更换遥控器的频率甚至比节目中插播的广告还要频繁。在这个热火朝天的全民选秀活动中 ,除了选择的痛苦和投票的辛劳外,观众们还真实体验了一场电视选秀节目争夺眼球的肉搏战。

  据央视资深策划叶先生介绍,今年经广电总局批准的电视选秀活动就有20多个,但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影响比较大 外,其他的还没有产生大的影响,甚至不为人知。除了节目,其他的“选秀”也频频亮相,名目更是五花八门,有为剧组选秀 ,有为赛事选秀,有为品牌选秀。

  人们没有忘记,今年的这场选秀节目PK大战是在战战兢兢中拉开帷幕的,而焦点则是由去年的超女“想唱就唱”所 引发的观念冲突和巨大争议,从而使一个被公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火爆的商业化的娱乐节目演变为一个社会事件。比超女们在 台上PK歌声更为激烈的是,超女们一夜之间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引发了人们观念上、情感上的激烈震荡。先有广 电总局严管“选秀活动”,后有前文化部部长刘忠德等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取缔超女,使得今年超女一度濒临搁浅的境地。在得 到主办方积极改进的保证并被主管部门指示“积极向上、健康高雅、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健康高雅地参与歌唱表演”, 且“台风、语言、发型、饰品、服装要符合大众审美观念,不能低级媚俗”后,今年的超女才终于得以粉墨登场。细心的观众 也许从超女决赛选手集体演唱“八荣八耻歌”中感受到今年超女向主流意识形态示好的姿态。

  但刚松了一口气的超女主办者很快发现,江湖已变,虎狼已在身边,超女已经没有去年一枝独秀的风光,去年“决赛 期间观众四亿、平均收视率超过央视春晚”已盛况不在。

  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收视率数据表明,今年的选秀节目已呈现群雄割据的局面,几大选秀节目随着比赛进程的不同, 交替领先。然而比节目更加娱乐的是,各家为了争夺广告客户、占据市场,玩起了一场让观众云山雾罩的收视率大战,有时几 家同时声称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原来是每家只公布对自己有利地区的收视率。有些节目的主持人还在自己的节目中挤兑、 讽刺对手,使排挤、打击对手的心理昭然若揭。

  据一直观察选秀节目的叶先生介绍,这些节目除了选择同一时间播出进行白刃战外,也采用了几乎相同的“战术”: 全国海选、明星评委、分区竞赛、短信投票,当然PK更不可缺少,有的还在比赛中新增了复活机制,以增加比赛的吸引力。

  找准定位才能分享

蛋糕

  据叶先生介绍,选秀节目之所以扎堆荧屏,是各电视台为在庞大的电视娱乐节目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面对这个大蛋糕 ,没有人愿意缺席。

  据权威部门发布的《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市场报告》显示,去年以来,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比重以10%的增长率 直线上升,其中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真人秀”节目以29.6%的收视份额高居首位。更令人注目的是,2005年中 国荧屏上的综艺娱乐节目吸引了超过230亿元的广告投放,成为继新闻、电视剧之后,中国电视媒体借以拉动经济增长的最 大热点。

  叶先生说,我国的平民选秀类节目是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兴起的,主要是借鉴了风靡世界的并已成为电视娱乐节 目主流的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以娱乐和竞技的方式让平民百姓登上舞台,成就明星梦想,形成传播话题,引发收视狂潮,带 来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广告经营业绩。

  选秀类节目赢利模式主要有冠名赞助、硬性广告和手机短信三种渠道。去年超女的成功就给湖南卫视带来了滚滚财源 ,其总决选的广告达到了每15秒11万元的天价,超过央视黄金时段,而上千万条短信创造的“拇指经济”更令人心动。

  而要占据这个硝烟弥漫的市场,清晰的节目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叶先生对几个比较成功的选秀节目进行了分析点评 。“超级女声”的巨大成功首先来源于的它最准确也是最直接的节目定位:比拼歌艺、想唱就唱。你看,这个口号是多么深入 人心,正是这句看似平常却有鲜明反传统色彩的口号,忽悠了从几岁的儿童到古稀老人都满怀激情地前往超女舞台“想唱就唱 ”。“梦想中国”首先在节目名称上一看就有强烈的央视特色,它的口号从去年的“激情成就梦想”到今年的“音乐成就梦想 ”,让节目定位更加清晰明确,而几乎无要求的低门槛在参与人数上更是有着较大优势。“我型我秀”定位为活力、时尚的型 男秀女,目的就是为唱片公司挑选可包装的歌手,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潮流,但也让许多外貌一般但唱功了得的年轻人打消了 去参加的念头,使得节目流失了较大的观众和选手群。“加油好男儿”是今年新推出的选秀节目,矛头直指超女,但它究竟是 一场男子选美还是选拔偶像歌手,可能主办方自己也拿捏不准,不如直接就叫“超级男声”或“魅力男儿”。

  据叶先生观察,在节目的操作手法和手段上,这几个节目大同小异,但可能存在运用过度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大家 比的可能是看谁更大胆或者说脸皮更厚,谁更能炒做。像大家都熟悉的这些手段,比如节目中的像坎坷经历、家庭变故、临别 煽情啊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像内幕爆料、绯闻丑闻、粉丝争斗、网络炒做啊,那是一个都不能少,不管正面负面,吸引眼球 、赢得人气就成。像今年几大选秀节目都有一些话题人物,比如历娜、马天宇、向鼎、师洋等,一时间成为人们的话题人物, 争议不断,就连梦想中国也传出了“评委门”事件。

  观众审美疲劳

  选秀类节目经过了去年的火热后,在今年越来越多这类节目铺天盖地的轰击中,不少观众似乎已经开始产生审美疲劳 ,这些节目的人气、影响力、收视率等,与去年相比已经大幅下滑。去年的超女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在社会上产生了那样 大的影响力,而今年的这几大选秀节目的冠军是谁可能很多人并不知晓。叶先生说,之所以产生审美疲劳,究其原因,是很多 节目盲目追风仿效、缺乏原创,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基本雷同,不一样的只是主持人和选手。

  叶先生特别提及了被称为电视湘军的湖南卫视另一个曾经开大陆电视娱乐风气之先的品牌——“快乐大本营”。10 年前它也是一炮而红,随后各电视台跟风而起,刮遍全国,但由于这些节目模仿有余创新不足,观众很快便从之前的热情中冷 却下来,那些跟风而上的节目都相继倒下。倒是“快乐大本营”依然活跃于荧屏。我们的电视人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不断创 新,以富有生命力和延续性的节目来留住观众。

  《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市场报告》的调查显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从前几年的游戏、竞 猜,到益智、博彩,最多只红一两年。如果现在的选秀节目只是一味跟风、克隆、炒做,那我们看到的只会是一个又一个的“ 娱乐轮回”!

  这几年我们的不少节目不是抄袭港台,就是克隆欧美。只要港台或国外有了一个新的节目样式,国内电视台马上就会 跟风模仿,然后又有更多节目一哄而上。大家都知道,超级女声借鉴了风靡全球的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的平民节目《美国偶像》 ,其实像《梦想中国》、《我型我秀》也都是脱胎于《美国偶像》。但超女等节目只是学了它的形式,并没有学到它的精髓, 使我们的选秀节目失去平民精神,变成了一场金钱的游戏,以至于有关超女、型男、秀女们短信票数作弊的各种传闻此起彼伏 ,严重影响了节目的公信力和声誉。《美国偶像》实际上是美国的业余“青年歌手大奖赛”,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选手的 努力、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成功的不易在这里通通得以展现,例如选手掩面而哭,或兴奋之极,甚至辱骂评委,这些内容为烘 托竞争残酷、成功不易的气氛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的投票热线全部免费,短信投票不另外加收费用,全体观众无需考虑成本 即可投票给自己喜爱的对象,以至于投票总数甚至超过了美国总统的选举,选手能得到五六千万张的选票。这就完全避免了人 为因素对公平竞赛的影响。

  另外,超女今年的赛制一再改变,赛期拉长,节目冗长乏味,都对收视率产生很大影响。《加油好男儿》凭借男色成 绩不俗,但也备受争议。从10进9开始,每周淘汰一名选手,三四个小时的“鏖战”,插播无数次广告,经历数个煽情场面 ,才淘汰一名选手,令观众已经十分厌倦,甚至质疑节目制作方拉抻节目时长意在吸引更多短信投票。

  有关超女现象的社会争议已经渐行渐远,人们关心的是,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节目在风行之后,会很快地如 过往云烟吗?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6年10月上半月刊)

  相关专题:法律与生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