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被低估的妄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1日16:23 新世纪周刊

  彭氏兄弟的影片在电影技术环节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而恐怖片只是他们征服市场的起点

  彭氏兄弟中的彭顺独立执导了恐怖片《妄想》,影片的英文片名叫“日记”(Diary)。

  蔡卓妍扮演的女主角有写日记的习惯。今天给他做了一桌菜,他却没有来。谈了三四次恋爱,每次都是失败。等等。 有一天她在街上碰到了余文乐,他长得很像日记中的“他”,于是也不管他是谁、有没有女朋友,她把他带回家,给他做饭, 跟他恋爱。

  影片的前三分之一,一切看似正常,只是气氛有些怪,蔡卓妍的神态有时像失忆有时像梦游,跟很多渴望爱又无人去 爱的女孩一样。她的家人同事没有在影片中出现,她跟邻居的关系也不好,除了梁洛施偶尔跟她谈谈心,大部分时间她都是一 个人,做饭,做木偶,写日记,发呆。在观众不能自行解释心中的疑惑时,画外音说,现代人由于孤独和焦虑常常会患上妄想 症,产生幻觉、幻听,严重的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心理恐怖片是恐怖片的最高境界,它制造恐惧的方式是利用观众自己的心理暗示。蔡卓妍的妄想症在观众的心理暗示 中严重了,并最终导致恐怖结局,既在意料之中,又远远在预料之外。

  彭顺在故事空间极度有限、主要角色只有三个的前提下,创造出多重心理空间,这是对以往“彭氏”鬼片的超越。银 幕上呈现的画面,可能是现实,可能是幻觉,又可能是幻觉中的幻觉,幻觉和现实交替出现,再层层否定,将观众引入一个恐 怖的迷宫。按照彭氏兄弟的惯例,影片最后一分钟会做一次颠覆性的逆转,将观众前面做出的判断全部推翻,在恐惧之上再做 一次心理游戏。

  彭氏兄弟说,恐怖片最重要的是真实。这也是很多恐怖大师创作的第一原则。为了营造真实感,《妄想》的美术设计 和人物造型都尽可能生活化,场景是普通民居,服装是居家便服,男女主角都是平常小百姓,这些元素越令人熟悉,那种恐怖 感就越近。

  和《人皮客栈》、《恐怖蜡像馆》那样的恐怖片不同,《妄想》实际上讲的是爱情,你没有看到,却可以想象到,那 一定是个浪漫又伤心的故事。吓人并不是彭氏兄弟拍恐怖片的目的,他们想象力的出发点是对人的关心和悲悯,《见鬼》讲了 拯救,《鬼域》讲了遗弃和遗忘,在恐怖之外给人以感动和回味。

  由于拍电影之前分别有着胶片调色师和剪辑师的背景,彭氏兄弟的影片在电影技术环节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而恐怖 片只是他们征服市场的起点,因为这是最赚钱的影片类型,今后,他们会拿出更多的喜剧片和动作片。

  彭氏兄弟代表着香港电影人的普遍作风,他们掌握着纯熟的电影技术,叙事能力和塑造人物的能力很强,由于香港没 有艺术电影的空间,他们必须面对市场、针对观众的口味拍片,这反倒让香港电影好看,类型又多元化。

  这样的电影人,在台湾绝种了,在内地还没成气候。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