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岗现在由当年的18户变成了一个120户的大型村落,远处的住宅开始拆除,腾出更多土地用于葡萄种植和大规模的农业作业。国家投资的道路系统进一步完善,村里的友谊路不断延伸,一边通往国道,一边通往省道,乡村格局终于彻底改变,成为交通要道上的一个旁支。
记者◎王恺 摄影◎蔡小川
今天,小岗村的居民可以通过村口的大巴车花3小时15分钟到达省城合肥,30年前,这个时间仅是小岗到达距自己最近的镇——小溪河镇的步行时间。
但是,如果没有赶上早上出村的班车,出小岗还是比较困难。我们曾经尝试过一次步行,走了近一个小时,四周还都是静静的绿色田野,这也说明小岗既不靠近凤阳,也不靠近任何大城镇,独立于一个角落。小岗村现在仍是一个村庄,方圆几百公里内全部是庄稼田。
小岗村民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也属明朝初年从北方迁居而来的富户,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原因不明。“小岗”的得名已经说明了村庄并不是平地,而是隆起的一块高地,“命中注定”这里缺水。“建国23年从来没向国家交过余粮。”小岗村纪念馆里的文字这么写道。
1978年前,年人均口粮只有40余斤,几乎每户都有出门讨饭的历史,凤阳地区本身就有“逃荒”传统。这也就解释了小岗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承包”——承包之后,水利问题迎刃而解,村民们挖掘与整顿了多个池塘,小岗村的农业才步上正轨,1979年的粮食产量是1955到1970年15年粮食的总和,首次向国家上交了余粮。
对于村民而言,小岗村的地理面貌也因承包有了初次的大改变:本来池塘没那么多,承包后,为了满足每家每户的灌溉要求,村民们又逐年对池塘进行重新分配和修整,我们今天看见的是,几乎每块相对大面积的土地周围一定有自己的池塘。
小岗村以往有大量所谓的荒地,特别是一些过高或者过于低洼之地,属于被农民抛弃的角落。在承包后,村民对土地的原始热爱发挥出来,现在这里已经看不见任何抛荒的土地,而且,任何一块土地的精耕细作程度都很高。
然而,此时的小岗,道路系统仍然十分贫乏,小岗村第一条土路,也出现在土地承包之后。小岗村当时属梨园公社(现已撤销)管辖,去梨园卖一次粮食,村民回忆,“要受大罪”,首先要肩挑手提着粮食走五六公里的小道,每家每户上千斤粮食就是这样运输出去。
粮食运输催生了小岗村第一条土路,当时村民“分段承包”,每户人家各修一段土路,上世纪80年代初,小岗村村民终于不再用手提肩扛的运输方式了,独轮车或者两轮的大板车出现在村里,村民们推粮食上公社销售。
1990年,梨园公社撤销,小岗村并入小溪河镇,为了与外界进一步沟通,村民改建了土路,仍然采取家家户户承包一段的方式,将土路改建成沙石路。村民们对改建过程印象深刻,因为小岗的地理条件决定当地没有沙石,必须去几十公里外找沙石,或者去北边40公里外的一座无名小山开山取石,家家户户派出壮劳力用两轮板车运输,“常常回家就一头躺下,累得连饭也吃不动”。
这条沙石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岗村与周围城镇疏离的情况,当时到小溪河镇办事,骑上自行车,“近一个小时就到了”。而且不分晴雨都运东西出村进村,村民们80年代就开始购买的拖拉机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手扶拖拉机终于成为必备品。
村里的第一台手扶拖拉机购买于1983年,村民严宏昌当时给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写信,询问是否可以用手扶拖拉机代替家里的牛,万里回信鼓励村民搞农业机械化,1983年底,严宏昌贷款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跑了7年土路后,它终于跑上了沙石路,严宏昌还记得第一次跑沙石路出村的感受,“特别踏实”。
因为与外界联系越来越多,90年代,摩托车出现在小岗村,第一家购买摩托车的村民关友江的记忆里全是“风光”。摩托车把到小溪河镇的时间缩短为半小时,村民们更多地与外界进行买卖、信息交流和人情往来,“当时去小溪河镇买个肉和酒请客是件大事,摩托车使时间大大缩短了,半小时就跑一趟了”。
80到90年代,也是村里出现新建筑最多的年代——以往的茅草屋基本在这个阶段消失,村民们普遍用新的砖石建筑取代了以往的草屋。10多年的财富积累,使村民们普遍有实力盖上五六间大瓦房,茅草屋成为稀罕品,只有一些堆放东西的草屋没有完全毁灭。前些年,村里只剩下一套相对完整,附带井台、猪圈的草屋,这套草屋被凤阳旅游管理部门看中,以10多万元买下,改建成了“当年农家”旅游点,这个价格使不少村民后悔自己家的草屋拆得太早、太彻底了。
1997年,改革开放20年,严宏昌利用小岗村的特殊身份频频活动,他把每一次去外地参加各种会议的机会都利用起来,因此获得不少改变村庄地理的机会,省规划院为小岗村做了第一张规划图纸,这大概也是少有的村级规划图。
小岗村于是不再向北面的小溪河镇的单一方向发展,也开始向南发展,南边的大严村也并入小岗,村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在村头,规划了“大包干纪念馆”等公共建筑,这在一个乡村历史上也是少见。
外在力量开始在小岗村显示出来,为了迎接改革开放20年,从安徽省到滁州市,再到凤阳县分级投资,用总共200万元来改造当年那条沙石路,小岗村的出村道路终于变成了柏油马路,与此同时,非官方的外来资金也在小岗村显现出力量,与小岗村结成友好村的江苏省长江村帮助小岗建设了从村头到村尾的“友谊路”,这条800米长的道路穿村而过,从前聚集成群的房屋被道路分割成南北两片建筑群,在小岗村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拆迁”一词,不少村民还记得当时为道路拆掉家里的房屋或者菜园时的“心痛”故事。
友谊路和村外的柏油马路连成一体,小岗的空间格局被彻底改变:不再是一个内部围合的偏处一隅的村落,而成为一个从各个方向都可以进入的开放式村庄。它正式具备了现代化的雏形。
仅有雏形显然是不够的,2003年,当省财政厅的沈浩作为省外派干部的一员来小岗的时候,他还是很震惊于小岗的落伍,我们现在看见的村口的上书小岗村的石头牌坊还是一块布横幅,“在风里飘摇不定”,而修建已经5年的柏油路由于缺乏维修,变成了“一条很差劲的路,只能算路影子”。车辆在上面行走,底盘经常会被打坏。“整个村庄缺乏新一轮改革的动力,村民们基本上沉浸在以往的成就中,吃饱喝好就可以了。”
当时小岗村虽然已经通了自来水、电话,可是整个系统是半毁坏状态,沈浩就不明白,“怎么村庄越来越倒退了呢?”原来是村民的矛盾,使整个系统无法形成合力,一旦哪里出现问题,那个问题就一直遗留下来。
土地承包带来的财富作用已经被小岗村民充分发挥,然而,小块土地的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收益还是有限,“土地需要集约经营才能创造出更多财富,可是集约经营需要资金和实力,村民们不敢贷款”。沈浩着力改变的是土地状况,在他和一些村民努力下,小岗村的地理发生了新变化,大块连成一片的土地开始出现,在村头,出现了80亩的葡萄园,这片葡萄园是靠村里的土地流转成型的,农民们将自己承包的土地用以每亩500元的价格向葡萄园出租,“种植葡萄需要资金和技术,不是家家户户都愿意这样做的”。这时,村子开始出现了大量蘑菇棚,这些大棚所占土地也是由村民的土地流转而成,而蘑菇棚的主人也不再是原住村民,他们是外来的大学生。和葡萄园一样,外来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能让土地产生更多的财富。
不过,沈浩反复强调,并不是他的个人努力改变了小岗村,他说:“主要是国家的财力这几年日益充足,小岗村毕竟在历史上有贡献,而国家现在有条件做更多投入。”
国家投入是在一个新的村规划基础上实施的,这次规划的内容是:小岗村在未来15年内不用做大的改变,无论是住房标准,还是村子面貌,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建设的。
所谓住房新标准,有很好的个案,2005年开始,村里为了节约土地,开始集中建设房屋,给愿意住新房屋的居民2万元补助,自己只要再出4万元,就可以住进一个140平方米的两层楼,下面有个几十平方米的院落。26户住得远的居民很愉快地接受了这种优惠条款,住进了这种统一规划、建设的新住宅,“我们把这种住宅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双方目标一致”。
2008年,以小岗为中心的周围村庄进行了新合并,石马、严岗等村落也并进小岗村,小岗由当年的18户变成了一个120户的大型村落,而此时,集中规划住宅的运动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开展,“主要是可以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远处的住宅开始拆除,腾出更多土地用于葡萄种植和大规模的农业作业”。
整改的结果,就是村头出现商品化新型小区,小区围绕着大型集贸市场和卫生院而建成,村民们愿意在这里买房的,可以获得国家补助的1万元津贴,房子很快被一抢而光。
与此同时,国家投资的道路系统进一步完善,村里友谊路不断延伸,一边通往国道,一边通往省道,乡村格局终于彻底改变,成为交通要道上的一个旁支。
如果说,小岗村的这些变化还是和全国许多村庄走着相同的道路,那么有其特殊性的小岗村还是有若干与众不同之处,“它对历史的客观贡献决定了它不会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外来的力量还在为小岗的建设增添着一些光彩:村头现在是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系统援建的小岗村档案馆,徽派民居风格,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总共投资185万元,由原来的滁州市副市长负责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保留一些村庄的重要档案。档案馆之外,是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年,由省政府拨款200万元建成的新型广场。与村头对应,村尾也是相同风格的“大包干纪念馆”,小岗村民这30年来,靠自身努力和外界的援助,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