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缘何怀疑“爱心大巴”有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6:00 光明网 | |||||||||
罗真如 昨天是北大爱心社发起的“爱心大巴免费接送学子返校”活动的第一天,凌晨6点,免费的“爱心大巴”就已经开到了北京站。虽然疲惫的返京学子们拖着行李行色匆匆,但是学生疑有诈不敢乘坐,停在站口的“爱心大巴”竟少人问津。(2006年02月17日《北京晨报》) 目前正是各大院校开学,外地学子返京高峰期,北京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秦朝的商鞅,战国时,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为了让人相信他变法是真的。就在城南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搬到北门去赏金十两。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当然没人去扛木头。商鞅一直把赏金加到五十两,终于有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赐了这个人五十两黄金。于是,百姓议论纷纷:商鞅言而有信,他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商鞅开始颁布变法条令,取得了成功。这充分说明某些时候信任的是得失成败的关键。 中国向来是不缺少信任的。秦朝开始就实行“分郡制”,宋朝就出现了纸币的雏形——交子,山西票号曾将分号开至欧洲,如此等等,若没有信任,这些怎么可能出现?曾几何时,神州大地信任处在危机四伏之中。熟人出现信任危机,“杀熟”现象俯拾皆是;家庭出现信任危机,亲子鉴定如火如荼;社会出现信任危机,政府公信力屡屡遭到质疑。你购买商品,面对诱人的折扣,可能怀疑这是假冒伪劣;你走在大街,看到陌生人的微笑,可能怀疑人家心怀不轨;你遇到乞讨者,往往认为其中有诈,不肯伸出援助之手。整个社会到处充斥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谆谆教诲。这究竟是现实的无奈,抑或是社会的可悲? 在转型期社会,象北大这样遭遇信任危机可谓见怪不怪,其后果充其量不过是一场爱心行动的失败。但我们的问题是:现在,旧的体制业已打破,新的社会运转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新的社会规范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果全社会普遍缺乏信任,处于信任危机之中,我们将如何面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