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06:00 光明网 | |||||||||
李少君 当然,这些作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不是它们呈现了什么一代人的整体的面目。而是它们各自都是一些年轻的敏感的心灵瞬间感受到的一些零零散散的碎片般的印象与感觉,它们有时是不连贯的,时断时续的,飘移不定的,如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肥皂泡,在空中飘飞。它们都是一些美丽的片断。而这正是与时代的特征息息相关的。由于青春期本身的敏感与情绪的不稳定性,这些作品都正是对生活中那些飘逸的感觉与思绪的尽力捕捉与呈现,而这既是年轻一代的优势,又正好吻合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特征。这些美丽的片断是
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文学可能就是一些碎片般的文字,因为,对于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活,我们早已完全失去了可以整体把握的能力,甚至可能性都已不复存在,世界已经分崩离析,生活已经四分五裂,意义也已支离破碎,只剩下了碎片般的感觉与思绪,一片一片的感觉的碎片,在时代的风中飘荡的碎片,零散的瞬间即逝的碎片。而最好的文学,可能就是捕捉这样的碎片的文学。而这也是我对文学未来的走向与趋势的一个判断:我们或许包括以后很长的时间,可能很难有那种包罗万象的对于时代与世界的整体全能把握,因此也很难有那种宏篇巨制般的关于时代与世界的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们这个时代所能有的最好的文学,就是如碎片般显示瞬息的微妙的感觉与思绪的美丽片断。 当然,并不是青春文学已经达到这样的成就,我只是说:其中的一些青春文学作家具备这样的潜质。事实上,对于青春文学行列中的一些有志于文学者,或许可以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青春期的年轻一代,本来就对还有些陌生的生活和世界敏感,甚至敏锐,如果再努力一些,就完全有可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杰作。这也是现代世界以来,青春成长小说,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都越来越引人注目的原因。个别的青春文学作家,假以时日,也是有可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家的。事实上,他们中的一些,已显示这样的可能性,比如写出过纪录残酷青春历程的小说《红X》的李傻傻等。 还有几个评论界热衷讨论的话题:1、为什么文学现在总是以年代而非过去的风格流派命名,比如70后、80后之类?我的看法是,我们所处的世纪由于全球化与现代化带来的突飞猛进,世代的变更、替换比如何一个时代都要迅疾,年龄相隔几年,就已距离遥远,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均大相径庭。我四十不到,自认年轻,可在后生那里,早已是过气前辈,连对话都很困难,恰如韩寒讽刺的:“以为现在中学生的偶像都是刘德华;认为最近冒出个新人叫林志颖;觉得现在最流行的歌应该是《心太软》”……可谓一针见血。他们甚至还纳闷你为何这么一大把年纪,还在文坛混。文学总是打着年代的胎记的,每一代人均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因而有自己的文学。既然世代变迁日益迅速,那么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早已时不我待,甚至可以说十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70后还未成熟,80后就急不可耐地登场,80后刚混个脸熟,90后已摩拳擦掌,时代客观使然,谁也无可奈何;2、其实与第一个问题也有联系,那就是为何青春文学总是销量惊人?一个方面,是我们的时代已充分商业化,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既然文学变幻如此迅猛,那么,商机就在其中,文学也早已产品化、商品化,纳入了消费体制。何况在中国,青少年是每个家庭的消费主力,只要是他们热爱的东西,里面就蕴藏巨大利润。其实不独文学,面向青少年的服装、饮料、食品、餐饮、玩具,哪个不是销量惊人?大家为何不对那些表示惊讶,而只对青春文学销量异常大惊小怪?其实,甚至可以预言,青春文学热会愈演愈烈,作家明星化也是迟早的事。 虽然我对评论界对青春文学行情高涨的现象或捧杀或棒杀的争论不以为然,但在这里,我倒是想以过来人身份倚老卖老一次,提醒这些正在如明星般走红的青春文学作家,如果真正有志于文学,不妨看淡这些东西。毕竟,销量不代表一切。我相信青春文学永远自有其价值。 它是一代人的成长履历,青春的地震仪,记录着一代人的心理振动,也带着时代的痕迹。其价值总是要等时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确认的。任何过于抬高或贬低青春文学的做法,都是不必要的。 最后,我要说的是,就我个人的性情而言,我喜欢这些美丽的片断,甚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沉浸于其中,甚至沉迷于其中,体味一种很长时间没有了的过去的感觉之中。我沉迷于那些破碎的逝去的情感:早起在河边苦读,对于未来的迷茫,自虐式的孤独幽闭,在和父母争吵之后离家出走,烟雨朦胧的小巷,阴暗长廊里走来走去,大街上的混战,还有早恋……我久久不能自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