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新农村建设重刮城市建设十股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15:27 新华网 | |||||||||
在2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盲目性,出现了许多“刮风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伟大实践,我国农村经济还比较薄弱,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地方领导干部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应摆脱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思维,谨防重刮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十股风”。 一是“包办风”。在城市建设中,有些地方领导干部认为自己既然是城市规划的第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应以农民为本,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研究和落实农民的现实需要。 二是“大跃进风”。在城市建设中,不少地方盲目提出一些不合实际的超前目标。近些年,在全国总共661个大中小城市中,竟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的大都市”或“国际化城市”。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展开的伟大实践,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新农村建设,对新农村建设既充满热望又保持理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三是“圈地风”。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城市扩张,大面积乱批、乱占土地,圈占耕地。 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命根子”,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农民建房,还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应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为原则。 四是“短视风”。在城市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地下管道经常挖挖埋埋,城市道路经常被“开膛破肚”,不仅增加了城市建设成本,还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 农村经不起折腾,新农村建设应对农村道路、饮水、文化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建立综合性规划与实施机制。 五是“无特色风”。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自身特色,盲目追求城市变大、变新、变洋,热衷于建设“标志性”建筑,结果是“千城一面”。 新农村建设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应突出保护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与风貌,避免陷入破坏生态、破坏文化、破坏环境的误区。 六是“模式风”。在城市发展中,一些地方不看条件是否具备,热衷于克隆外地模式,到头来“画虎不成反类犬”,本地面貌基本未改。 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在本地实际情况基础上创新实践。 七是“片面风”。在城市建设中,许多地方片面重视城市“硬件”发展,而忽视就业、环境、社会保障等“软件”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建新村、盖新房。 八是“重复建设风”。在城市发展中,上项目搞“一窝风”,你上我也上,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性竞争,效益低下。 新农村建设中,一要防止出现附近村栽果树赚钱就“一窝风”迫使农民改栽果树的“重复生产风”,二要加强引导农村社会分工,防止农村社会在低水平重复生产中原地踏步。 九是“政绩工程风”。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领导一换届,就急于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出现“一届政府一套方案,一届政府一堆‘政绩工程’”的现象。 新农村建设不是“搞运动”,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一切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着眼点,而不是以干部政绩为着眼点。 十是“借机揩油风”。在城市建设中,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影响帮助子女及亲属承揽工程谋私利。近年来各地查处的经济犯罪大要案显示,约有70%的案件与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招投标有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空前,关键是管好、用好所投入的资金,要严厉打击各种“借机揩油”新农村建设资金的违法犯罪行为。(记者:黄庭满) 来源: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相关专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