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日关系的40海里互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6:03 国际先驱导报

  东海最宽处为什么只有360海里?这种问题从时间上已经无法回答。地壳运动给后来人带来了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如果中日都坚持要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那么在这360海里就产生了40海里的重叠。而日方死守单方划定的“中间线”,还要将“中间线”以西的春晓油气田纳入共同开发的框架,这使得中日第四轮东海磋商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不令人意外。

  然而对话的大门仍然敞开。360海里的难题只能在谈判桌前寻找答案。无论这种进展多么困难,中日之间四轮东海问题磋商证明了对话是解决两国利益争端的基本态度。而日方在有争议地区炫耀武力,并非解决中日东海问题的出路。从2004年10月启动第一轮中日东海磋商开始,中国就希望通过解决东海的共同开发问题创造一个解决外交分歧的范本。

  东海的共同开发不仅仅是一个

能源问题。因为能源是今天各国赖以生存的战略资源,能源的不可再生使得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展开多方零和博弈。因此东海磋商首先考验中日两国的战略互信。把争议地区的战略资源共享,创造一个和局,需要两国放弃彼此的敌意,恢复对两国发展空间的尊重和发展意图的信任,同时也需要两国对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能力的自信心。中国已经在东海磋商中表现出了这种诚意和信心。

  而日方在东海磋商中的态度,一直无法实现两国真正的战略互信。尤其针对中国已经开发的春晓油气田,日方提出划入共同开发框架。这种提议并不现实。其实这不仅仅是对一个油气田的觊觎,而更是对中国创造良好开发环境的不信任。其实这个互信只要有40海里宽,两国就能找到各自的利益所在,并进入创造共同利益的可能。

  目前中日两国关系的低潮仍未过去。在历史问题和日本国内政治的干扰下,两国不但无法达成历史共识,日本更对中国的发展存在多种不必要的疑虑甚至是无端诬蔑。因此两国在涉及共同利益的的问题上往往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东海问题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无法对东海实施真正的全方位开发,而中国任何一种合理合法的利用,都会招来日本战舰战机的窥视。战略互信的缺失,导致了两国共同利益在东海搁浅。

  但是历史的证据告诉我们,政治关系的冷淡并非忽视共同利益的理由。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海洋是陆地面积的两倍多,仅仅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互重叠的问题,在世界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共同开发是解决争端,创造共同利益的唯一途径。缺少这40海里的宽度,

中日关系难道就不能在更宽阔的交集中寻找到新的共同利益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