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气压倒正气,沉默不再是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16:05 四川新闻网 | |||||||||
四川德阳一名67岁的退休医生在车上独斗小偷,全车人冷眼旁观,司机怕报复,默许小偷跳窗逃走,全车人的冷漠自保叫老人困惑不已。昨日上午,老人向记者讲述了那几幕痛心之事。(3月21日《华西都市报》) 看到这条新闻的标题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也能算作新闻?!新闻姓“新”。罪犯行凶乘客沉默这样的事情天天都有,实在算不得是什么新闻。
然而,当罪犯行凶乘客沉默这样的事情已经算不得是新闻时,社会公德也在慢慢的老去了…… 曾在“天涯博客”上看到一个笑话,跟大家分享一下: 记者:请问你认为和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公车乘客:和谐就是小偷不要偷我的东西。 记者:请问你觉得最妨碍和谐的是什么样的行为? 路人丙:多事。上星期上班的时候,车上有几个小偷偷别个的东西。很多人看见了,我也看见了,但是没说话,上班要紧,哪个管这个事哟。哪里知道一个人忽然就喊,说有小偷,还傻乎乎的打电话报警,结果弄的几个小偷乱成一团。要不是我们后来求司机开门让小偷下车,我肯定要迟到几个钟头,搞不好扣几天工资。 虽然只是个笑话,但生动的反映了很多乘客在犯罪面前保持沉默的原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句话是谁发明的,我不知道。不过,它却成为了很多人“该出手时不出手”的理直气壮的借口。 不但自己不出手,对人家出手的人还有意见。请看德阳的这个事情小偷走后乘客们的反应:“老大爷,你这么大年纪了,东西拿回来了就算了,何必和他们来硬的呢?” 有人曾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过乘客沉默时的心理:因为每一个人都无法预期自己“挺身而出”后其他人将如何反应,因此,对自己“挺身而出”的后果就不确定,保持沉默就成了“最佳选择”。而只要有人敢于首先打破沉默,就会使整个局面改观。 咋一看,似乎说的挺有道理,不过事实永远走在理论前面。德阳的这个事情不就是有一个乘客打破沉默了吗?其他人依然是不为所动。如果说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大爷级乘客还不够级别的话,那么,警察站出来又如何呢? 重庆市公安局潼南分局副局长李祖田在中巴车上遇到了两名扒手时挺身而出,在长达30多分钟的搏斗中,在要求乘客帮忙时,除了一名保安最终站了出来之外,其他40余名乘客仍然冷眼当看客(2005年7月27日《南京晨报》) 看,警察也站出来了,大家仍然沉默。那么乘客们,你们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一起站出来呢? 在美国波士顿被屠杀犹太人纪念碑上,有一段名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神父的忏悔:“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 中国有句老话叫“邪不压正”,中国还有句老话叫“沉默是金”。乘客沉默了,小偷就发言了。如果乘客继续沉默,那就邪气压倒正气,沉默也不再是金。 乘客“该出手时不出手”,那小偷就“想出手时就出手”了。(作者:民为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