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浪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00:05 红网

  针对大学校园浪费现象相当普遍这一问题,今年3月,武汉科技大学的胡帆、王毅、谢静等15名学生组成调查组,着手调查学校食堂的浪费情况。其结果让他们吓了一大跳。“一楼每天至少有5桶到6桶剩饭剩菜被倒掉,每桶饭菜若是按正常价格售卖,至少卖200元,一楼每天平均收入1万元,最终倒掉的就有1000元,浪费的比例高达1/10。加上二楼和三楼,这个餐厅每天有11桶到14桶剩饭剩菜被倒掉。”这是胡帆等在南园餐厅调查时所了解到的情况。(据《中国青年报》4月9日)

  说实话,看完这篇颇具正义使命的报道,笔者觉得社会观念的变迁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可,真是难:就拿该报道说吧,媒体的记者笔下的浪费一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带有武断的嫌疑,因为大学生倒掉剩饭剩菜是不是浪费,这是很值得探讨的。

  在这里,笔者想说一下消费和浪费的区别。在调查组15名学生的眼中,剩饭剩菜被倒掉是浪费,那么在当事人大学生那则是消费——因为他已经从饭菜中得到了效用满足——剩饭剩菜,按照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对他来说已经完全没有意义。而且,消费,有时候消费的是实物,有时候消费的是购买过程和购买后的快感和满足感。再者说,消费纯属个人私事,只要消费的钱来自个人合法所得,别人是很难干涉的,即使是浪费,那也是个人品德的问题。谁敢说,自己购买的商品已经全被消费掉了,而没有一点浪费?

  批评者会说,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应该心系天下,因为全国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温饱还没有解决呢。其实,这是一种理想主义信念作祟,还是受了过去旧思维的束缚。读过《多收了三五斗》小说的人,想必都深深体会了“谷贱伤农”这词,你看,在丰收的年景,虽然获得了大丰收,但正是由于谷物太多——商品供大于求,所以价格下降,农民反而被迫贱价出售谷物,希望落空。

  这样看来,如果呼吁——甚至动用力量强迫大学生以及其他各群体节俭,在国库已满的情况下,那么谷物必定丰盈,这就间接地人为地造成了“谷贱伤农”的局面——想帮助那些贫困的农民,反而是害了他们。

  其实,这个问题,历史上出现过:清朝鼎盛时期,江南一代的富商大户,包括一般家庭,很是铺张奢侈,当时一官员很看不惯,于是上书皇帝,要求皇帝下旨敦促天下节俭;结果,被皇帝训斥一顿,说他此见甚鄙,并分析说,正是富商大户的高消费养活了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促成了江南一代经济的繁荣。

  消费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新名词,新现象。而浪费则是过去思维下的旧事物。笔者也承认,浪费是不对的,但是谁能分清什么是浪费什么是消费。现在国家频频出台政策刺激内需鼓励消费,正是因为我们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脱节。按照新经济学理论,所有商品的价值是在买卖过程中实现的,至于这个商品是不是被消费,是不是被浪费,则不在经济学研究范畴之内——原因就在于,谁也分不清消费和浪费的界限,因为购买商品的满足感是无法衡量的。

作者:王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