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解读“对院士的非正常崇拜”之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04:43 中国青年报 | |||||||||
郭松民 最近有学者指出:“中国的院士制度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最大障碍”,原因就在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院士的非正常崇拜”,这使他们垄断了过多的学术资源,而他们并不真的具备与其所享有的崇高学术地位相称的“学术资格”。(《民主与法制时报》6月18日)
关于这个判断,我有一个很感性的印象。前段时间,我到一个二类本科院校办事,发现和陈旧的校园相比,两座白色的“院士别墅”分外刺目。一问才知原来这个学院外聘了两位院士,每年提供给院士的工资等劳务费用约100万元,相当于全院90名教师的全部工资。而院士仅仅在2004年来了3天,2005年没有来,2006年来不来还不能确定。听完了介绍,我感觉两名院士成了昂贵的“招牌”,让学校不堪重负。 院士为什么会受到这样“非正常的崇拜”?我第一个本能的反应是“需求定律”:虽然近年来中国院士的供给大大增加,人数已经“大致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比英国略多,是日本的近20倍”,但相对于庞大的社会需求来说,他们仍然是一种“短缺商品”,有点像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但火车票的价格至少还在形式上经过了听证,而院士的价格却完全是随行就市,这就是他们能够漫天要价的原因。 但我随即对这个判断产生了怀疑:火车票至少还是有用的。但如前所述,院士的学术资格和他们享有的学术地位并不匹配,换言之,肯定存在不少学术资格优于院士,但却没有院士头衔的人,他们为什么不能进入市场,和院士们进行一场“价格战”呢? 这恐怕就是出于节约交易成本的考虑了。我记得经济学家穆什·阿德勒作过这样的结论:“明星现象是在知识上进行节约的一种市场手段。”简言之,人们要想进行一项物有所值的消费,是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的。比方说,你要想欣赏高水平的歌声,那你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声乐知识,还要对所有歌手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但如果懒得费这样的工夫,那就干脆去听歌星的演唱会——这样选择歌手的“交易成本”就被节约了。 人们对院士的追捧,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对大学校长及其他官员来说,要找一个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才,要付出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因为你不仅要对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对学者个人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但找院士就可以将这些交易成本全部都节约了,哪怕他什么都不懂呢,反正他是院士! 可以说,正是人性中存在“懒惰”的天性,才导致了“对院士的非正常崇拜”。院士们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知道是会感到悲哀呢还是感到高兴? 最根本的问题也许是:人们为什么对院士头衔的追捧,超过了对学术资格本身的追捧?这不等于干了一件买椟还珠的傻事吗?从经济人理性的角度出发,我觉得惟一合理的解释是:这些人要的本来就不是“学术”,而是学术之外的“政绩”、名声、经费或其他的什么东西。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又在于学术对权力的依附:学术本身没有意义,仅仅是在它能够作为权力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时,才是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