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童大焕:香港与内地高校招生有何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3:07 东方早报

  香港地区八所高校全面参与内地高考招生,引起广泛关注。旅美学者、北大毕业生薛涌发出的警告“香港的大学将把北大清华扫为二流”,两个多月来成为热点。薛涌的忠告振聋发聩。但其后的许多议论,纠缠于一流二流的概念和意气之争,而把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几个关键问题忘到了脑后。

  什么是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关键问题?它对今后我们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体制改革
有何启示?我以为,这至少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香港高校用什么方式招生?招的都是些什么学生?香港高校到目前为止在内地招生沿袭的还是内地常用的从高考中“掐尖”的方式。对此,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是香港高校暂时的无奈选择,相信随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正常化,更多更好的评价体系一定会被开发。事实上,香港高校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在做着实质性的努力。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日前表示:“我对那些报考香港的大学却仅以一分之差落榜,并由此可能造成失学的高分学生抱以同情……”而实质性的努力表现在,香港高校最初只在内地几个大城市招生,很快就扩大到二十几个省市,而且特别注重向偏远贫困地区倾斜。同时,虽然表面上都是“掐尖”,但香港的掐尖与内地掐尖有很大不同。内地的考生“摸黑”填志愿,填志愿如赌博。香港则是大学直接和申请的考生面对面,同一考生可能同时收到多张录取通知书,由考生从中“择优取校”。一以学校为本位,一以学生为本位。天壤之别啊!

  第二,香港高校用什么方式吸引学生?一项有276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如果同时被香港知名大学和内地顶尖高校录取的话,71.2%的人更愿意选择香港的大学。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介绍,今年香港大学在内地录取的学生在300人左右,而申请人数达101134人。她特别强调,“今年申请哈佛的比例大概是18∶1,我们是30∶1。”选择香港高校的理由,81.6%的人因为其更加全球化;66.8%因为其毕业生求职时更有优势;50.9%认为其学术氛围更好;46.1%认为能给学生提供丰厚奖学金。但真正起关键作用、能够让一般家庭的孩子读得起香港高校的,是高额奖学金。这方面又是天壤之别。

  第三,香港高校为什么要花钱请内地学生去读书,这样招生对他们有什么好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助理苏明基教授的说法可谓拨云见日:“我们招这些学生,不仅是为他们,也是为我们自己。在香港这么一个小地方长大的孩子,视野太小了。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内地,理解和他们不同的人的经验……内地学生,会给香港学生带来一个新世界。他们的存在,会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香港高校特别注重到内地不发达地区招生。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一个穷省给了十几个招生指标,比北大在该省的招生比例高好几倍,而且取消了面试,目的是给那些来自落后地区的孩子以公平的竞争机会。这些做法,与内地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趋势截然相反。在我们的观念里,一谈到国际视野,言必称大都市,言必称欧美,而他们强调的“视野”,却是更为广阔的平民世界!这还是天壤之别!有此境界、胸怀与视野,何愁大学不一流?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童大焕 刘景 任大刚 徐德芳 单雪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