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杨耕身: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之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01:54 东方早报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近日表示,建设新农村,迫切需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至20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在农村资金投入方面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村有需求但力量不足,财政有意愿但财力不足,银行有资金但手段不足。

  2005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达到31649.29亿元。相对于新农村建设所需15万
亿至20万亿元的数字,我们不难理解政府财政所面临的压力。因此,如何引导商业资本的进入,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现状而言,这也是值得依赖的路径:十余年间,中国银行业存差已经达到了10万亿元之多,目前流动性存在严重过剩的情况。

  然而真正的尴尬也正在于此: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银行却只能“持币”观望。与此相对应的一个事实是,近年来,中国的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先后都从县以下退出。何以如此?按照唐双宁的说法,这是因为“银行资金的使用是以偿还为前提的,而农村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一般难以偿还,或者偿还周期较长,风险较大,银行资金难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资金来源”。认真分析这个原因,我们认为,对于资本投入与运作而言,真正的问题在于,怎样化解商业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的风险。现在看来,这种风险集中于涉及权力与权利的农村社会体制现状之上。

  不必讳言,导致“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就在于农民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为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如果农民对于自身命运尚且缺乏把握,又如何让商业资本获得安全且稳定的收益期待?商业资本的投入是最市场化的,要求条件是最高的。在资本投入中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是,只有市场本身是信用且法制的,资本的运营才是安全且笃定的。换言之,只有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资本的风险才是可以预计并防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说新农村建设必须被期待,那么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

  使政府的权力归位或职能转变,让农民成为完整的权利主体,成为农村社会市场经济环境培育的两个相得益彰、相互制约的基本点。一方面,只有政府实现权力归位,成为新农村建设公用事业的提供者,担当起农村市场的守夜人,才能让使农民享受到权利的乐趣。另一方面,只有让农民成为完整的权利主体,才能够从根本上遏止权力的非理性冲动,才能免于在权力的扩张中失去创富的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仍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以土地制度为例。我们知道,土地是最基础、也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更是大多数农民创富的根本。但是长期以来权力对于农村土地的决定性力量,导致了农村土地不以农民意志为转移的低成本流转态势,也成为了农业规模经营难以有序推进的根源。所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果农民围绕土地的一系列权利依然不能明晰,则农村社会的市场经济仍难以形成,也就仍然难以激发商业资本进入农村市场的意愿。

  正像权利主体建设一样,新农村市场经济的建设也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农村投入需求的问题,商业资本“持币”观望的问题,也都必须放在这个大的背景下面,才能有更为明晰的答案,才会有更为明确的努力方向。

  15万亿至20万亿元的资金需求确实不可能完全由财政承担,也完全没有必要由财政独自承担。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应该主要是为全体农民建立托底的“全民低保”、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完善基础性的市场制度。就此而言,现有的财政规模完全可以承受。而建设新农村所需的更多资金,应该由商业资本来完成。只有当农民自己的命运和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商业资本才能在其中找到双赢的机会。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有赖于农村和农民的各项权利和产权的明确。

早报特约评论员 杨耕身 刘景 任大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