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稻:公共交通,少不了自行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09:51 南方报业网 | |||||||||
心理学上有个人际交往距离的说法。说是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如果在45厘米以内,彼此都会感到不适。换句话说,公共场所中,应该有个适当的尺度,人的尊严与心理的和谐才有个保证。在我们这里,这个豪华概念基本上算是妄想。最常见的,公交车上,挤得前胸贴后背,严丝合缝,完全就是恋人之间的“亲密距离”了。 高峰期的时候,能够挤上车,就算非常幸运了。不过,只要在路上奔波,就总会有那
据说,交警查车处罚有法律上的依据,执行公安部核定载客量每车35-43人的标准;公交公司把车塞得像罐头一样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理由:建设部规定,除了座位外,每平方米可站立8人。有冲突,那是领导们考虑的事,坐车的人反正说不上话,不用操心,不过心里可能还是想:估计还是交警厉害些。 说来说去,还是个老问题:公共交通不堪重负。现实点,我们不能指望有日本那样发达的轨道交通;更不可能指望有香港的公共交通管理水平,“螺丝壳里做道场”,调节得有条不紊,这可如何是好?而且,即使交警开恩,继续让大家在车厢里挤得面目扭曲的话,还有一大拨人没算上呢。“禁摩”开始之后,以往由摩托车代步的50万大军中,有相当部分将参与到拥挤的洪流中来。还没完呢,据调查,有部分人将购买私家车以解不便之虞,两个负效应都出来了:公交车将比以往更挤,道路将比以往更堵。想起来确实让人头疼欲裂。 罗素说,人活在世上,主要是在做两件事:一是改变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二是指使别人这样做。坐公交的人,大概大部分还没到第二个层次。庸俗地理解一下,坐公交车,把自己拉到单位揾食,就差不多是哲学家说的活在世上的两件大事之一,你说重要不重要? 说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管理水平,固然不错,但是,对于匆忙赶路的市民来说,有点遥远,毕竟不能解燃眉之急。我的想法可能实在点:离地铁近的,坐上开往幸福的地铁;能间接乘上地铁的,就像有不少朋友做的那样,两头放上自行车,搞接力;身强体壮的,挤公交。当然,最好是像我在北京看见的情景:上了牌的电动自行车,在大街小巷欢快地跑。三季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