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东:重阳节敬老,别让它悄悄溜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1:32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一些积极的、带有中华文化特质的过节方式日渐消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那种其乐融融、又难以言表的亲情感受,不是一个电话或者一封电子邮件所能承载的,很多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国人对于阖家团圆、充满亲情的生活状态的崇尚和追求,蕴涵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节日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载体。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想从网上查找一些今年农历重阳节的新闻,结果有些失望:相
这并非纯粹是一种个人感受。和身边一些人提起重阳,他们的口气有些疑惑:“啊,今天是重阳节啊?”甚至有的人还不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 眼下,无论重阳节还是端午、中秋等其他传统节日,节的味儿确实淡了,即便是春节也不例外,前几年不就有人惊呼要“拯救年味儿”吗?想到去年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不禁又杞人忧天起来:这样下去,过不了几年,重阳节会不会也要被哪个国家给“申遗”了? 或许,这不完全是杞人忧天。前段时间有条消息说,韩国要把中医改为韩医“申遗”,甚至还冒出了“韩国人发明了汉字”之说,相信这又让国人受了不小刺激。当然,中医和重阳、端午还不是一回事,但它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如果都被别人拿去“申遗”了,那对中华文化意味着什么,恐怕不言而喻。尤其是看到某些国人对中医的肆意贬低,不禁忧从中来。 其实,关于捍卫传统节日的话题已经说得够多了。现在看来,一个困扰的问题是,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来体现对传统节日的坚守?说白了,现在我们该怎么过节? 前几天在本地的电视上看到一个脱口秀节目,也是说重阳的。一方说:“重阳节要登高,上海哪里有山啊?”另一方说:“那有什么难的,你家不是住28楼吗?九月初九,就不用乘电梯了呗!”这固然是戏说,但也反映出现代的都市人对传统节日的一种理解,或者说传统节日遭遇的窘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以前的很多过年过节的方式,现在可能不太合时宜了。不过,一些积极的、带有中华文化特质的过节方式日渐消失,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现在过节,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或者快递鲜花等方式表达问候,但是,那种其乐融融、又难以言表的亲情感受,不是一个电话或者一封电子邮件所能承载的。 节日的形式固然重要,但节日中蕴藏着的中华文化的基因更不能忽略。比如重阳节,未必非得“登高”或“买糕”,但是我们,包括我们的孩子,必须知道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必须懂得“孝”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的分量。再比如中秋、元宵等,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阖家团圆、充满亲情的生活状态的崇尚和追求。而从根本上说,所有这些节日,无不蕴涵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节日,正是这样一种不可或缺的载体。 颇有些讽刺意味的是,有媒体在重阳节前后讨论“啃老”现象,笔者注意到一个数字: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目前20—30岁的成年人中,有30%左右基本依赖父母生活,65%的家庭存在“老养小”情况。最近又有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超过八成的年轻人用父母的钱买房。另外一个网络调查也显示,有七成多被调查者认可年轻人买房应主要靠“啃老”!这,与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日渐失守,是否也有某种内在联系呢?(汪晓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