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兵马俑挖掘秀:被大火焚烧是陶俑损毁主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5日14:11  中国新闻周刊

  兵马俑的挖掘秀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只有不变的兵马俑,留下了一堆难解的谜团,与每一个时代的人们相遇

  本刊记者/唐磊(发自西安)

  6月13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开始第三次发掘。可没多久,大家就明白这次不太可能挖到“宝贝”,就算有,也要等待很长时间。考古队的工作人员私下对围堵上来的记者们说:“你们要看(新)东西,起码半年后再来。”

  为何现在宣告“开始第三次挖”

  已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部主任的刘占成没有想到,时隔二十多年后,一号坑第3次开始发掘,让研究了25年兵马俑的自己首次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此次发掘,他挂着“考古队队长”的头衔,发言人似地向大家解答各种问题。

  他首先否认了之前媒体预测的“新技术下发掘彩色陶俑”的分析。他认为,这次发掘的学术意义大于考古意义。“发掘可以对秦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提供珍贵的资料”,第二才是文物保护,“像彩绘保护,离开发掘就无从谈起,没挖出来保护什么。”

  不期待有新宝贝,资料的完善也不是朝夕可成。随着发掘的进展,怎样更好地保护慢慢出土的文物是专家们首要攻克的难题。大家也开始担心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会不会因出土而遭破坏。

  经过大水泡、火烧,现在出土的陶俑身上只剩下一些残留的色块,有的色块已经脱落掉在泥土上。

  秦代的工匠是先在烧好的陶俑上涂一层生漆,然后再上色。生漆老化后,和氧气接触,五分钟之内就会翘起来。“1978年,也有发现残留色彩,但眼看着它就掉了。非常心疼。”刘占成说。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兵马俑研究专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馆长袁仲一就提出发掘和保护要相结合,发掘、保护人员要同时在现场。

  1975年,考古队曾使用封闭法,用化学药剂将色块盖住,防止脱落。但这种保护下的色块表面会发亮,改变了原来的光泽度。到了80年代,考古队还采用过针管把一种加固剂注入生漆和俑身之间,不让它脱落。这样能保住色块,但专家认为只是权宜之策。

  而一直以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就在和德国合作研究怎样保护陶俑色彩等难题。1998年,在二号坑发现8件大面积彩绘俑,那次袁仲一和刘占成都参加了发掘。通过当时的技术,陶俑粉红的脸、朱红的甲带、褐色的铠甲已保存至今。“几十年的研究,(彩绘已)可以保护下来。”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前馆长袁仲一说,“但不能说满,绝对保护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保护方法,若干年后可能就是落后的,要不断探索。”

  这次新一轮的发掘,比新技术运用更关键的是,它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首次独立发掘。这个项目的申请成功,也为考古工作开展带来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从这点来说,它的“政治意义”,已大于考古意义。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一位领导向本刊透露,下一步博物馆可能将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发掘二号坑。这位博物馆领导对本刊说:“这次我们馆想持续挖五年,但每年都需要国家文物局审批。发掘的成果和质量要受到国家检查的,我们只要做好就自然获批了,不是光靠自己搞什么计划。”

  这次宣告“开始第三次发掘”,其实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的一个噱头。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兵马俑的发掘和修复工作几乎从未停止过。

  挖井挖出了“瓦神爷”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和中国的许多农村一样,学大寨、打井抗旱。西杨村生产队队长杨培彦随手捡起棍子,在地上画了个大圆圈,很不规则。他觉得这里地下水脉旺盛,因为村西南边的这块乱石滩有柿子林。这个圆圈距离高高堆起的秦始皇陵墓约1.5公里。

  当年3月29日,西杨村打井队六人挖至地下4~5米深时,还没有水,只挖到了陶片,大家觉得很倒霉,这是挖到古人的砖瓦窑了,打井进度肯定要受影响。随后又挖出了几个陶俑头和身子,让打井队感到不安。按当地的说法,这东西是“瓦神爷”,挖到是要“招祸”的。整个西杨村都紧张起来。

  恰逢晏寨公社水保员房树民来检查打井进度,他见到“瓦神爷”后,让村里暂停打井,他向县文化馆作了汇报。文化馆主管文物的业务干部赵康民闻讯赶到现场,初步断定“瓦神爷”可能是秦始皇陵的陪葬物。此时,打井处的秦砖已被村民挖走拿回家了。一些青铜兵器被当做废品卖掉,俑头被村民戴上草帽支在田里吓唬麻雀。

  文化馆的赵康民开始挨个从村民那回收青铜兵器、俑头,还动员村民帮助筛找破碎的陶片。

  1974年5月,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回临潼探亲,在妻子工作的临潼县文化馆看见修复好的陶俑后,在《人民日报》内参《情况汇编》上发表文章《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国家文物局迅速采取措施。文革期间,已有长沙马王堆汉墓、河北中山靖王墓被发现,陶俑的出现再次在全国引起轰动。

  7月初,国家文物局派人与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协商,决定由陕西省组织考古队进行发掘。

  现年77岁的袁仲一是第一批到兵马俑工地的8位考古人员之一,这位196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生,1964年就在陕西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去之前领导说,你们花个一个星期到十天把它挖完,然后写个报告给国家文物局交差。”袁仲一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道,“没想到一挖就是几十年。”

  1974年8月,考古人员开始试掘打井区域(现在一号坑位置)。这才发现“这里的陶俑浩浩荡荡,想不到的震撼。”袁仲一说。按照习惯,考古队喝酒庆祝这个意想不到的景象。这一年,现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刘占成刚进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在学校里,他第一次听说骊山脚下发现了许多陶俑。

  1975年,还是学生的刘占成获得机会,到兵马俑工地发掘现场参观实习。刘占成觉得很幸运,身为陕西人的他在陕西念考古,陕西又出了这样的宝贝,从事考古的人“碰”到“值得研究的好东西”很难得。1975年初,考古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使用“兵马俑”一词。大家认为,军队就是兵,还有战马,陶人就称俑。

  1976年,考古队确定兵马俑跟秦始皇有关系。

  1976年4月23日,考古队发现6000平方米的二号兵马俑坑,5月11日发现520平方米的三号兵马俑坑。

  发掘过程一再中断

  经过探测,已发现的三个秦兵马俑坑中,一号坑最大,共14260平方米。国家决定在一号坑原址建立大型博物馆。1976年9月,一号坑保护大厅动工。1978年初,大厅完工,5月8日,一号坑正式开始发掘。这时的考古队已经增添了保护、修复、照相方面的专家,其中10多个修复组开始对出土的兵马俑同时间进行大规模修复。

  正是这一年,刚从西北大学考古系毕业的刘占成被分配到兵马俑考古队工作。“我到工地第一天,看到一个解放军指导员,穿着军用大皮鞋,踩在已经清理出来的陶俑身上,拿着一把钢尺在指挥。”现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刘占成对本刊回忆道。考古发掘现场往来的翻斗车、架子车,隆隆的机器声,让刘占民看呆了,这和他实习过的考古现场不一样,一百多名解放军、民工忙碌着,现场只有五六名考古业务干部。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中国新闻周刊

更多关于 兵马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