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之变:拱墅水系涅槃迎发展
■观察记者 孙优依
11月下旬,初冬的阳光暖暖的,拱墅区桥西直街的老街坊陈伯坐在运河岸边和几个老友聊着天。对于现在的生活,他一脸的满足感,“拱墅这几年的发展,带来的是看得见的变化。就说这大运河吧,以前又脏又臭的运河水,现在已经大大改善了,不光水干净了,周边环境也好了很多。”
陈伯,今年70多岁了,是热电厂的退休工人,住在桥西直街已有四十几个年头,对运河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运河水变得这么清,两边风景这么好,真当是没想到。”而原先,在“老杭州”的记忆里,流经城北的这段大运河,因为附近工厂很多,杭一棉、浙麻等企业长期排放废水,居民对这条承载千年历史的古运河充满抱怨,以前走路都要远离这条“龙须沟”。如今,运河文化在不断丰满,运河沿岸的不少绿化景观、文化遗存正成为杭州的新风景。
悠悠大运河静静流淌千年,“运河”的变化见证了拱墅这些年来的新气象、新转折。“老运河”眼中的变化,正是这三年来拱墅大力“治水”的一个历程。
杭州城北,一个新的“运河时代”已然开始。
五次推出新运河
“龙须沟”—不仅是脏臭河流的代名词,也是成功治理脏臭河流奇迹的代名词。拱墅是工业重地,运河两岸,工厂林立,机器轰鸣,流经此地的运河段在上个世纪急剧的工业化发展中成了又黑又脏的“龙须沟”。
那时,运河两岸多为土堤,坑坑洼洼,堆满垃圾,沿河而建的房子多为低矮破旧的棚屋。陈伯至今还记得当时的“龙须沟”,“河水常年散发着臭味,几十米外都能闻到,特别是夏天,窗门都要紧闭,苦不堪言,街坊们天天都在盼,盼搬迁、盼河水返清的一天。”
“龙须沟”的“帽子”长久困扰着运河杭州段,上世纪九十年代,杭州市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治运河,在截污纳管、就河治河之后,“龙须沟”从视野中消失了。
随着运河硬环境的改善,城市建设理念和定位的不断提升,拱墅对运河保护的思路也不断在创新。
雨污分流、绿化造景、改善民生,这个地处杭州城北的老工业城区在压力下创造了“拱墅速度”。在开始运河拱墅段文化景观带建设时,5600余户运河沿线的棚户居民乔迁新居。新植的286万平方米的绿色空间,让城北从机器隆隆的厂房集聚地变成了环境怡人的大公园,令人刮目相看。
运河还会有再繁华的一天吗?“运河是杭州的‘金名片’,我们有信心治理好运河、保护好运河、开发好运河,还河于民。”拱墅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观察记者。
2006年,杭州市第一次推出新运河,一年的时间,运河两岸30米、50米的绿化带全部释放出来。游步道的全线贯通和桥下空间的利用,给老百姓增加了26公里的休闲空间。“这一次把西湖搬到了运河,真正地将公共空间释放于民,让老百姓真正亲近了运河。”杭州市运河集团总经理郑翰献笑着说道。
2007年,是运河改造的关键年,也是“秀美拱墅”计划的起始年。环境是运河综保的生命线,而运河的魂,则体现在它的文化上。运河沿岸有着宝贵的历史遗存,如拱宸桥、富义仓、香积寺塔、小河直街等都是运河“活的历史”,见证了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文化、仓储文化、禅宗文化、民居文化……在城市有机更新中,拱墅的决策者们按照“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人与自然的融合性”原则,对这些历史遗存进行了规划、修复,赋予其新的生命。
“运河沿线的文化遗存既是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也是运河申遗的宝贵资源。运河是一条文化河,必将要把文化传承下去。”郑翰献告诉观察记者。鉴于运河的文化多是市井文化,为了将这些历史文化碎片串珠成链,杭州市特别成立了杭州运河研究院对运河文化进行研究,把文化元素重新赋予每个历史街区。
2008年,运河与钱塘江、上塘河、西溪湿地贯通,杭州赋予了其旅游的功能,打造了以运河为中心的三条水上黄金旅游线,推出了具有杭州特色的漕舫船,让游客体验当年乘坐画舫欣赏运河风光的场景。同时,实施运河亮灯提升方案,融入“湖墅八景”等人文景观元素,从河岸、桥梁、建筑等角度展示运河夜晚的魅力。景观的提升、旅游的带动为这片商业生地带来了人气,运河沿岸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运河沿岸实现了脱胎换骨,百姓的生活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也得到了改善。
2009年,运河边的环境越来越好,景点越来越多。前不久,新运河第五次亮相,蛰伏许久的桥西历史街区、大兜路历史街区和塘栖水北街同步开街向市民开放,香积寺实现了夜间亮灯。同时,利用城北工业遗存打造的刀剪剑、伞、扇三大国家博物馆也相继落成,运河文化底蕴更显深厚。
水系“凤凰涅槃”
在极力推进运河综保工程的同时,拱墅在全区范围内排兵布阵,全面开展了污水治理和河道整治项目,总投资87多亿元。
拱墅区地处城郊接合部,河道整治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来拱墅是杭州的老工业城区,辖区内工矿、危化企业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二来辖区内分布着众多“城中村”,沿河环境脏乱,基础配套设施也相对滞后;再者由于多数运河支流没有铺设专用污水管道,附近居民及工厂的生活、生产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水质全部在劣五类以下,对运河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若想解决这“心病”,并非朝夕之间,长治才能久清。拱墅在思想上作了打持久战的认知,在行动上做好下苦功的准备,从2007年开始开展了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并将河道整治和运河整治工程相结合。
拱墅区区委书记俞东来说:“有水,城市才有灵气。拱墅的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要打造一个水清岸绿景美流畅繁荣的拱墅形象。”
通过截污纳管、清淤绿化等措施,打通“断头河”,引入活水源,让黑水清起来,让死水流起来,区内河道水网盘活了。61条河,102公里,完成这一切,拱墅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瓜山村是集聚60多户农居的拱墅“城中村”,这一区域虽然已截污纳管,但早期的截污工作不是很彻底,部分生活污水仍通过雨水管道直排河道。针对瓜山这一情况,拱墅环保局尝试开展了雨水管废水经处理、净化后再排入河。2010年来,雨水管出来的污水经过两道程序后,水质明显改善。拱墅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城中村”污水处理的新思路。
三年来,拱墅致力于改善水生态、美化水景观,护岸加固、贯通休闲游步道、河岸绿化以及景观再造等项目的逐步推进,基本解决了河道水体不畅,河水脏臭等现象。如康桥村的杭钢河,之前因为两侧河岸塌方,边上的村民来来往往很不安全,而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改善;在以往脏兮兮的河道里,人们还发现了鱼、虾等生物。
“真不可思议,几年时间,这里的变化竟会这么大。”刚从国外回来的郑先生乘坐运河巴士到拱宸桥码头上岸,望着整治一新的河不由发出赞叹。他拿着三年前在拱宸桥附近拍的旧照片,依稀寻找着当年的景象,那条记忆中常散发着臭味的河,现在不知清澈了多少;两岸更是古朴繁华,随处可见的破旧房子不见了。
“我是生在河边,长在河边的。小时候,我们都是在河里游泳的。说不定不久的一天,我还能再跳下去游个痛快。”郑先生望着眼前的变化,欣喜的眼神里充满期待。
在老工业城区拱墅,曾经的又脏又臭的河,已然开始涅槃重生。
还水于民
江南水乡杭州,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离开过水。拱墅因河而兴,因河而明,因河而强。
河道环境的变化为拱墅带来了新机遇,运河地块逐渐成为投资者热衷的商圈。在拱墅,“治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强有力的的河道整治背后,拱墅的发展方式、发展理念也在悄然改变。
拱墅每一方水域、每一寸绿地、每一处景观,都是公共资源。“拱墅进行河水整治和开发就是为了实现还河于民。”拱墅区相关领导道出了运河综合保护和河道综合治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河于民、造福于民。
2010年,在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新机遇下,拱墅提出了唱响北部与南部“双城记”,推进城市与产业“双转变”,将拱墅打造成宜人、宜居、宜游、宜商的现代化城市中心。
“大决心、大转变带来了拱墅的大变化。”拱墅区区长许明说。在稳步推进的“治水”改革中,拱墅拥有了科学发展的信心。
“运河边截污纳管、搬迁企业,沿岸修建游步道形成景观带,我们这些住在运河边的人可受益了。”运河的变化让“老运河”柴富强欣喜。不过,柴师傅最满意的还是运河的夜景。每到晚饭后,柴富强就喜欢沿着运河边的游步道散散步。富有年代感的拱宸桥,如梦如幻的蓝绿光雾带,还有那沿河静谧的橘黄色栏杆灯……这一切,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夜晚的运河在灯光的照耀下,别有一番韵味,令人陶醉。
从拱墅区委区政府做出打造“秀美拱墅”的战略部署开始,拱墅便以河道综合治理与保护开发为抓手,着力建设亲水型的宜居城区。转眼三年,拱墅河水的改善情况,是广大居民以及外地游客所有目共睹的。
“治水”真正成为了让百姓受益、让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
“三年计划”之后,“苏醒”的拱墅,令人惊叹不已!人们对“北秀明珠”有了更远的畅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