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不必为“海归”贬值惊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7日12:09 北京青年报 | |
作者:张天蔚 中国社会的变化实在是惊人,一两年前,“海归”还是无数创业传奇、财富神话的主角,眼下却已经传出“海归”贬值的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关村一个月薪2500元的职位,有3名“海归”激烈竞聘,更有报道说,有些“海归”的求职预期已经降到了月薪1000元。 据此就说“海归”已经剧烈贬值显然不足为凭,因为当初在电视上意气风发的“海归”,和如今艰难求职的“海归”,除了曾经都出了国然后又都回来了之外,大概没有多少相同的地方。但也正是因为有了各种不同背景和经历的“海归”,“海归”的名头才不如过去那般响亮和管用,因此“海归”名号的贬值也是不争的事实。 “海归”贬值的现象,用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供求规律就可以解释,因此没有必要多加议论。值得关注一下的,是“海归”贬值现象的出现,并经过媒体的强化报道之后,可能会在社会上激起怎样的反应,留学生、准留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又应该采取些什么对策。 客观地说,“海归”的贬值是一种必然,是前几年“海归”升值趋势激发起的留学热潮的必然反弹。因此,“海归”的贬值和媒体的披露都是必要的反馈信号,可以促使留学热向理性和合理回归。无论如何,前几年那种千军万马考“托福”,挤破脑袋奔出国的现象,显得有些盲目,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产生的扭曲现象。现在媒体及时把刚刚出现的负面消息告诉公众,比过去一味渲染“海归”神话显得客观了一些。 根据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和社会发展现状,一部分优秀学子出国留学,依然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提升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但是,随着“海归”的迅速增加,和国内教育水平的提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趋理性和实际,也就更要求“海归”能够实至名归,而不是镀金的秤砣。 因此无论家长还是学生,都有必要在做出留学决定之前掂量一下,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能力通过艰苦努力成为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真“海归”,如果有,就义无返顾,如果没有则趁早放弃。有一个没有统计学支持,但可以大致总结一下的规律是,凡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国外学校奖学金,或靠自己打工维持求学生活的学生,大致都能学有所成。而那些靠家长“投资”支撑其国外生活的学生,恰恰很难如他们和家长所愿,“海归”之后找到能够“收回投资”的满意工作。如果这一结论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统计支持,则那些对自己的孩子没什么信心却又一心望子成“归”的家长们就应该考虑一下,与其把孩子送出去镀一层越来越不值钱的金箔,还不如拿那些钱在国内多养他几年,还免得将大把的外汇支援了外国的教育产业,给他们的GDP做了没必要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