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流:梅兰芳--与孟小冬情投意合却劳燕分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3 16:18 书屋 | |
作者:蒋晗玉 一 1919年,中国作为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正当要求被无理拒绝,引起国人的极大愤慨。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使馆为梅兰芳一行四十多人特发护照东渡演出。日本报纸大作宣扬。5月1日第一次献艺,梅此次访日皆不是专场,而是夹在日本歌舞伎乐间出演。5月6日前都在第四出演出,5月7日移到第二出。 国内5月4日学生民众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定5月7日为国耻日,举行全国示威游行。早在5月7日之前数日,中国留日学生就向梅兰芳剧园写了信,劝他停演归国,然剧团以履行营业演出合同为由而磋商未果,仍演下去。 李伶伶《梅兰芳全传》第二百二十四页说,该日日方“只同意拆除剧场悬挂写有‘日支亲善’字样的牌子”。 时随梅东渡的梅氏笛师马宝铭先生以日记形式记录的《梅兰芳首次东渡纪实》指出:留学生的劝停演未果,仍演《御碑亭》满员,以及“台湾实业家辜显荣君赠以银制之大瓶”别忘了时台湾已割给日本了并未言及取下“日支亲善”之牌事。〔1〕 齐如山在《齐如山回忆录》中也并没提及此牌和相关“五四”事,倒是提起另一件相应之事: 我们到东京后,中国代办公使柯先生,举行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酒会,不但各国大使都到,而日本整个的内阁,连总理都到了,酒后演了一出小戏,大家欢迎的情绪,都非常之热烈,各位赞美的言词,亦各有不同。柯代办及使馆人员,都大为高兴,都以为得未曾有。柯先生对我说:“一个代办公使请客,最高的官员,外交次长可以到一到,总长就很难到的,此次内阁总理都惠然肯来,可以说是史无前例,这都是梅兰芳的面子。”我说:“也可以说是中国戏的力量。”柯先生对此语未加注意,总之是无论是因为哪一种关系,但给我们国家的面子的确极大。〔2〕 此段话不知是齐先生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还是写回忆录时,年老日久不记当年其他世事?只记得有面子的风光自得,全然不知“国耻”,受人利用。只记得“这个酒会,当然花了几千块钱,报到外交部,不准报销,说为一个唱戏的人请客,史无前例。至于为国家争了多大的光荣,他们脑子里头没有……”〔3〕其时卖国贼驻日公使章宗祥,5月4日被学生抓获,并被痛打了一顿,学生放火烧了章宅。另6月10日章和曹汝霖、陆宗舆被罢免的大事,齐先生稍有点见识,也不至于不理解为何不报销。 外国的政要、艺界这么看得重中国戏和梅兰芳,齐先生说“坚强了我的信心,以为国剧一定可以到欧美去演”。 1930年梅兰芳从美国得了荣誉博士回来后,齐如山与他交谈的一些话很有意思。梅兰芳研究的大家徐城北先生在其《梅兰芳与中国文化》〔4〕第九十九至一百页中大段引用《齐如山回忆录》第一百五十至一百五十一页原文〔5〕,却用省略号略去了齐的一些原话: “……再者讲赚钱,那非出国不可,全靠国内赚的钱,只为一家享受,自然足够,但不能以之办什么大事。再者您自己血汗,掐那么几个钱来,也不能都作了发扬戏剧的事情,出国虽有挣钱的希望,但只有美国,往欧洲去只有赔钱,往美洲去的这条道路,已经被你上海一帮朋友堵死,此次把机会全失,以后也再没有希望。……倘此次由美国剩几文钱回来,还可办许多事情,其中当然您有工作,此次落了这样一个结果,当然就无事可作了,因为要想出国,自然是非您不可,以后没有再出去的希望,则您当然也就没什么工作了。” 然梅兰芳并未如齐如山所讲,1935年他又接受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等部门邀请,进行了更辉煌的苏联之行。1981年8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黄佐临先生原为英文稿的《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戏剧观比较》一文〔6〕。黄先生文中并未讲到他们三人确立了世界戏剧三大体系,而今之传记作者和好事的一些学院派人漠视中国戏剧传统在梅身上的凝结作用;漠视梅的师承的改革探索路子;漠视编、导、演关系如齐如山、张彭春等对于梅的艺术的作用,漠视众多行当流派的众多明星……自然,我们不能否认梅兰芳先生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高峰,但我们也不能因为艺术家的一些国际社会演出活动的声势就“万千宠爱于一身”。再说梅先生这苏联之行也有被别国利用处。 1933年5月,苏联向日本建议出售它控制的中东铁路,并于6月同伪“满洲国”进行谈判。苏联索价二点五亿卢布,伪“满洲国”给价五千万日元当时一卢布合一点零四日元。1935年3月达成关于售受中东铁路的协议,售价为一点四亿日元。中国政府为此多次提出抗议。斯大林政府为冲淡中国人民的反苏情绪,1934年12月28日派苏联驻华大使馆特派汉文参赞鄂山荫向梅兰芳递交了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代理会长库里斯科的正式邀请函。1935年3月12日梅兰芳等抵达莫斯科。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