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百年简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3:16 观察与思考 | ||
文 刀 光绪甲辰(1904年),一桩中国印史上绝无先例的大事件——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后来成为中国研究金石篆刻艺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著名学术团体,发展为一个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的“西泠印社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西南侧诞生了。
它的创始人是叶铭、吴隐、丁仁、王 。 1913年,举行了建社10周年纪念大会,修启(西泠印社成立启)立约(西泠印社社约),发展社员,公推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为首任西泠印社社长,并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活动。在此前后,日本篆刻家河井仙郎、长尾甲也来中国进行交流并加入印社。 此后,在1923年和1933年,西泠印社分别举行了建社20周年、30周年纪念活动,“罗列金石书画千余幅于社,张挂四壁,一时文采风流,声闻远布”。 1927年,首任社长吴昌硕逝世,著名金石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继任社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印社活动处于停顿,一直到1947年,才补办了40周年纪念活动。从1904年到 1949年的45年,印社经历了一个纯民间社团的辉煌和艰辛。这一时期,西泠印社共有正式社员61人,赞助社友10人,除王、丁、叶、吴四位创始人和吴昌硕、马衡两任社长外,还有李叔同、胡菊邻、经享颐、黄宾虹、方介堪、来楚生、沙孟海等大家、学者以及两位日本篆刻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西泠印社活动基本停止。 1951年,经沪、杭两地社员协商,将西泠印社房产土地等捐献政府,其园林由园管部门接收,可动文物(书画、书籍、印谱等)由省文管会保管。 1957年,为推动新中国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金石书画传统艺术的弘扬,浙江省委文教部和浙江省文化局,着手进行西泠印社的恢复工作。成立了西泠印社筹备委员会,由著名学者、书法家、浙江省图书馆馆长张宗祥为主任,潘天寿、陈伯衡为副主任,诸乐三、沙孟海等四人为委员。社址开辟了吴昌硕纪念室,并由政府拨款5000元,在社址内设立了金石书画门市部。 1959年,为贯彻中央关于体制下放的指示,浙江省文化局将西泠印社下放到杭州市,归杭州市文化局领导。同年 9月,杭州市文化局成立杭州书画社,专营古今书画名家的真迹和复制品展览、收购和供应,并作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西泠印社的恢复和活动提供基本经费保障。 1962年12月中旬,西泠印社在杭州召开了建国后的第一次社员座谈会。会上成立了以张宗祥为主任,潘天寿、等三人为副主任的庆祝西泠印社创建60周年筹委会,拟定了“庆祝西泠印社创建60周年活动计划”和“西泠印社章程”( 草案),举行了“赵之谦金石书画艺术”专题讨论和两次书画活动。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有关领导都出席并讲了话。 1963年,印社召开60周年纪念大会,海内外名家和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印社社员云集杭州。大会通过了新的《西泠印社章程》,选举产生了近20人组成的首届理事会,选举张宗祥先生为第三任社长,潘天寿、傅抱石等五人为副社长。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第二届历代金石书画作品展等。大会还收到了国家及文化部、全国文联领导人董必武、郭沫若、齐燕铭、沈雁冰等人的题词和贺辞。自此,西泠印社恢复了雅集活动,定期邀集理事和社员来杭,研究印学、商量社务、观赏藏品,并经常组织社员进行篆刻书画创作,举办展览,还编辑出版了有关的金石书画出版物。 西泠印社于1979年、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分别召开了建社75、80、85、9 0、95周年纪念活动。在1979年建社75周年大会上,书坛巨匠沙孟海当选为第四任社长,赵朴初为名誉社长,启功、程十发等八人为副社长。1993年建社90周年大会,著名学者、书法家、佛教活动家、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当选为第五任社长,启功、方去疾、程十发、郭仲选等九人为副社长。1961年,西泠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西泠印社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1999年,由西泠印社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西泠印社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西泠印社已成为以社团为基础,兼具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图书出版、生产销售、展览交流、文物收藏和保护,集社团、事业、企业、出版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江泽民、李瑞环、李岚清、乔石、李铁映等曾亲临西泠印社视察和指导。 - 相关专题:观察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