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大学生“漂族”调查:特殊群体产生的社会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18:25 瞭望东方周刊

  “待业”这种特殊的生存状态明显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乐观预期。问题解决不好,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可能“卷土重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董学清报道

  宋涛是济南一家普通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专业是土木建筑。从2003年毕业至今一年多
的时间里,他都处于一种待业状态。

  宋涛毕业后先是求职于青岛市某政府机构,没有成功。后来求职于辽宁葫芦岛一家设计院,因“非典”未能成行。到报社求职,也由于不理想而放弃。目前,他的档案放在济南市人才交流中心,生活靠亲友接济。

  他说,父母在农村,找不到工作感到压力很大,回家在乡里乡邻面前也觉得抬不起头来,现在只好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准备考研,用他的话说就是“赌一把”。对于以后怎么办,他也“心中无数”。

  其实,像宋涛这种由于没有合适的工作而漂在都市里的大学毕业生为数不少。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造成的传统就业渠道萎缩,“白领”就业岗位日益成为“稀缺资源”,毕业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数量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新一届大学生的毕业,大学生求职大战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据了解,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338万,比去年增加58万,增幅达20.71%。“漂族”还将会不断壮大。

  大学生“漂族”知多少

  中国有多少待业大学生?迄今为止尚无真正准确的统计数据。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华教授说,目前国内关于待业大学生的统计口径有两个。一个是教育行政机构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率,另一个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城镇失业人口中“毕业后暂未找到工作”的比重。前者依据的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和发出的派遣证、报到证数量;后者依据的是“登记”失业人数。

  张华教授认为,这两种统计口径的缺陷都是显而易见的:就业协议和报到证可能掩盖了某些“隐性就业”而夸大了待业大学生的比例,登记失业率则可能遗漏了“隐性失业”而难以表明实际的失业水平。尽管如此,这两种统计口径提供的基本数据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可以作为推论的参考。

  张华说,参考以上两种数据及其他有关因素,大学生待业率应该在8%—10%,这个比例表面上看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70%多的就业率所对应的近30%的未就业率差距很大,但是,考虑到近年来出国、考研比例逐年上升的实际情况,加上许多用人单位不需要“派遣证”、“报道证”带来的“隐性就业”,该数据的“水分”则不会太大。

  那么过去3年实际上正在待业的大学生数量应当介于劳动部门登记的“毕业后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和教育部门统计数量之间,即2001年约17万人,2002年约15万人,2003年约21万人,2004年约27万人。

  “谁给我们第一次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漂着”的生存状态使大学生“漂族”对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期多了几分悲观,对自己的人生前途也增添了几分迷茫。

  沈阳某高校全日制普通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高伟,曾经有过求职和工作经历,由于接收单位各方面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而放弃。目前,他档案自带,生活靠朋友接济。

  “我目前感觉不是很好。工作没有找到,经济紧张,再好的朋友也不能总让人家来接济。”高伟说,“求职时,有人像看待乞讨的人一样轻视你。”

  他坦言,“毕业后,没想到会面临如此严峻的考验。一直以为‘失业’、‘待业’这两个词和自己联系不到一起,现在只能不断降低所求游弋于这个繁华的都市之中。”

  “缺乏工作经验”也经常成为应届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理由。

  21岁的史强是沧州某高职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去年毕业后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一直“漂”着。他说,市里一些专业对口的单位要求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县以下单位条件要求低一些,但是父母不同意他下去。好不容易看到开发区某单位招工海报上没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去了以后才知道“被涮了”。

  史强说,用人单位不给“磨合期”,来了就叫独当一面。他不解地问:“用人单位都要‘工作经历’,可是谁能给我们第一次机会?”

  不少大学毕业生对此都深有同感。山东一家化工学院的毕业生张勇说:“在求职过程中,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他们张嘴第一句话肯定是‘有工作经验吗’,这个口形我都记住了。”

  毕业于沈阳某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的高职生李韶辉,在2003年毕业后,曾经有过自己创业的打算。但大学期间,他只有一些简单的兼职经历,如发广告传单、产品推销、发放问卷等,这些简单的社会实践很难帮助他走上创业之路。

  他认为,创业教育应当融入高等教育之中。“既然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就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渗透一些市场动态、融资、法律等知识,让学生慢慢地树立起自己创业的意识和信心。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办法。”

  李韶辉说,对于创业资金问题,可以通过实行小额贷款政策、设立创业基金等办法解决。“听说江苏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财政局、物价局联合发文,规定大学生创业免收16项费用。”

  “漂着”却少有衣食之虞

  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游走在职业生活的边缘,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如何?其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具有足够的弹性?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抱有怎样的期待?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华教授2004年主持进行了一个大学生毕业不就业问题的课题,他们对山东、上海、辽宁等省市进行了一次调查,发出问卷3000多份,并访谈了漂在山东、上海、辽宁等省市的30名待业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待业大学生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朝不保夕的只是极少数;多数待业大学生对暂时找不到理想工作持“理解”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职业期待有所回落,多数人相信自己“明天会更好”。

  待业大学生与下岗失业人员最大的差别也许在于,暂时没找到工作对于他们往往并不意味着生活来源的“中断”。长期延续下来的供养关系依然可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没有签约单位也不等于没有收入。

  2003年山东省城市青年状况调查课题组对济南市历下区失业青年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失业青年都有“自己的收入”。没有“固定收入”的比例不超过1/3。

  在张华主持的调查中,接受访谈的30名待业大学生,有17人表示可以自食其力,6人接受父母给的基本生活费、同时自己打工补贴,6人仍然靠父母亲友供养,1人享受社会低保,基本生活均有起码的保障。

  从地域差别看,上海的待业大学生多数既接受父母给的生活费,也自己打工;沈阳的待业大学生多数接受父母亲友供养;青岛、济南、沧州等中小城市的待业大学生多数已经能够自食其力。这可能与所在城市职业竞争激烈程度、家庭供养能力,以及待业原因不同有着密切联系。但无论属于哪种原因,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优于”其他失业青年群体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人们通常认为,待业是一件既尴尬又无奈的事情,但凡能有个就业岗位,谁也不会“干耗着”。但是,对于今天的待业大学生来说,上述观点似乎成了“翻不得的老皇历”。

  在上面提到的访谈的30名大学生中,由于没有找到接收单位而“待业”的不足一半;多数人找到了接收单位,但认为“不理想”主动拒绝;在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待业大学生中,也有1/3表示自己“并不着急”要“看准了再说”。

  日前,上海一所大学团委调研部发起了一次“‘异类’群体:校漂族”的调查。调查显示,有54.88%的同学认为“校漂”形成的原因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有54.35%的学生表示要做“校漂族”,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