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中国不必为丧失理智的油价埋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02:15 东方早报

  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博傻游戏越发好看了。有着一个温柔名字的卡特里娜(Katrina)飓风被炒家们当作难得的题材,借机数次将国际市场油价推上新高。当卡特里娜在墨西哥湾增强为最高级别的第5级超级飓风直扑美国海湾石油设施心脏地带时,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份原油期货于8月28日一度攀上7080美元桶的高峰。

  随着油价屡次刷新历史纪录,进一步看涨的呼声也日见高涨,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
刊》声称大宗商品价格正进入至少将持续10年的“超级上涨周期”,形形色色的投资者则纷纷涌入大宗商品投资市场,甚至投资策略相对保守的大学和养老基金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全球最成功机构投资者之一耶鲁大学对大宗商品的投资就已经超过对其他类别股票的投资。巴克莱资本公司估计与大宗商品相关的投资资金已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上升到今年5月的550亿美元,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作为一个迅速成长的石油进口大国,国际市场油价无疑对

中国经济有着重大影响,也牵动着千百万中国人的心。国际市场油价高涨提高了中国进口石油的成本。今年1—7月,中国进口原油7064万吨,同比增长55%;进口支出17794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452%;进口成品油同比减少20%,进口支出则同比增长31%。与此同时,在国际炒家们嘴里,“中国需求”又是推动油价上涨的最强劲动力之一,这种说法流传之广,以至于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封面文章也借助“alcoholic”(醉鬼)生造了“TheOiloholics”一词,用以形容中美两国的石油需求,并声称除非这两个大国抑制他们的胃口,否则油价还会上涨。

  投机巨头们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操纵确实有力,但其他市场参与者们的心理未免也太脆弱了。尽管形形色色的专家和机构们纷纷预言90美元桶乃至150美元桶的油价,但世界经济增长减速、石油产业本身和替代能源开发投资猛增决定了油价不可能长期居高不下。我们已经看到,国内外石油巨头们正在热火朝天追加投资,国内巨头们已经按捺不住走出去的强烈欲望而频频出击跨国并购市场,“煤变油”已经成为能源巨头们热衷的话题,数以百亿计的资本跃跃欲试希望投入这块新天地。我们还看到,当油价在8月28日攀登新高之后,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主席、科威特能源大臣法赫德发表声明,表示欧佩克对持续走高的油价非常担忧,认为目前的油价根本无法真实反映市场规律,强调目前石油资源和供应都很充分,欧佩克在今年头三季度的实际原油日产量比规定的生产限额多出150万桶;原油供应量高于实际需求量,必将导致库存量过剩,而今年的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库存总量已大大超过了以往7年的平均水平。

  不错,1998年创立的罗杰斯原材料指数已经上涨200%以上,同期美国国债指数只上涨72%,美国

股票指数上涨18%。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初级产品市场的火爆行情也不例外。
国家发改委
判断已经进入高油价时代,如果此处的“高油价时代”指的是20~30美元桶的油价难以再次出现,那倒确实不假;如果指的是油价将长期维持在6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那实在不太可能。倒是作出90美元桶乃至150美元桶油价预言的许多专家和机构的背景令人颇感兴趣,如果有谁能披露他们的收入中石油交易利润所占比重,一定会成为热门新闻,只是我们实在没有必要顺着他们的指挥棒团团转,白白浪费自己的真金白银。为此,我们不宜在此时推进采购石油战略储备,更不宜盲目满足私家车主们某些不无自私色彩的要求。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