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中国青年报:风险软约束造就“豆腐预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4:50 中国青年报

  作者:邹汉歌

  国家审计署9月28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对外交部、国家发改委等32个部门单位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在整改情况说明中,尽管每个单位都表示“非常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立即落实整改”,但截至目前,仅有8个部委专门向国家审计署提交了详细的整改说明。(10月11日《新京报》)

  对于一些部门预算执行不严、随意变更的现象,国内学术界将其形象地比喻为“豆腐预算”。“豆腐预算”之所以被暴露,是因为遇上了“铁审计”(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然而,面对违规问题的屡审屡犯以及相关部门的冷处理,“铁审计”似乎也陷入了困境。而从制度安排上看,根据专家的说法,通过近年来的细化部门预算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及政府采购制度等一系列预算管理的改革,我国的预算制度基本上是较为科学规范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每一类审计揭示出的问题,背后都能找到现行法律和制度规章的相应禁止和限制性条款,因此似乎也不存在无法可依或管理空白的问题。

  那么,“豆腐预算”以及屡审屡犯的现象何以成为一种痼疾,从而使得“科学规范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成为实际上的一纸空文?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一个严重不足:风险软约束。

  一般来说,风险构成了对决策的一种约束。如果一个部门的决策者,存在着决策失败或计划暴露后推脱或转嫁责任的可能性,那么他在决策时就会将这种可能性充分考虑在内,从而使风险约束呈现一种软化特征,并做出在相反情况可能不会做出的决策,这种风险约束就是风险软约束。反之,如果风险责任得到了明确的界定,没有转嫁风险责任的可能性,决策者必须完全承担决策所产生的一切后果,那么,风险约束就成为一种硬性因素,称之为风险硬约束。

  风险约束原本是对理性的行动者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冲动的一种制约,而风险软约束的存在则无疑极大地消解了这种制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这种冲动的一种激励。在风险软约束之下,行动者的收益预期大大增加,而转嫁责任的可能性则助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使其放心、大胆地一再突破制度与法规的底线,并最终将制度与法规悬置起来。正因为如此,“豆腐预算”以及违规问题的屡审屡犯,就成了预算管理风险软约束下的一种必然。

  

审计出问题之后却得不到彻底整改,已不是首次,以至公众都对之产生了审美疲劳。毕竟,问题的暴露只是一个方面,暴露之后的解决则是另一个方面。只有让“豆腐预算”遇上“铁审计”之后再遇上风险硬约束,尽快在决策权和风险责任之间建立起明确的对应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规问题屡审屡犯的怪圈。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手机上新浪随时了解神六进展 短信看世界与航天员一起翱翔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670,000篇。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