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不能让养老成了等死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09:33 南方都市报 |
作者:草暖 记得小时候,邻居家有一个老人,因为中风的缘故被迫坐在轮椅上,每天被子女搬到门口小院子里。子女都各自上班去了,他一个人整天坐在固定的桌子椅子前,桌上摆齐了一天的饮食需要。我每次走过这家的院子,透过栏杆看到他,心里总是感到莫名的害怕。如此过了好些日子,终于有一天路过那院子,老人消失了。我妈妈说,老人终于等到了死。 除去疾病的缘故,老人最无助的,大概就是精神上的孤单了。这种孤单不是我们后辈那种落寞、孤独、空虚、焦灼等都市症候,老人的孤单,其实并不太复杂,在我看来,无人陪伴,无人沟通,这就构成老人孤单的主要因素。 昨天的《信息时报》报道,78岁的麦老先生因怀疑准备外出见其干女儿,在翻越敬老院的围墙时跌倒死亡。麦老先生的儿女由于忙于各自的生计,于1998年将麦老先生“寄存”在敬老院并与院方达成协议,一律不许老人单独外出,只可以在院内自由活动。据说,麦老先生虽然年岁已高,却头脑清晰行动方便,为了赴干女儿之约而做出翻墙这么危险的举动,可以想见,麦老先生当时是多么迫切想见到自己的干女儿,以放置自己的感情。反过来,更可以想见,麦老先生在敬老院是多么需要感情的慰藉和交流啊! 关于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而成为一道难题,物质生活质量无疑在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却在下降。一家人团圆、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更多地成为节假日的一种符号了。子女们追求自己生活的质量,包括事业、情感、名利等,都需要花去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自己家的老人,只要没有天灾人祸,身体健康,不愁吃穿,似乎已经达到了满足。至于隐藏在老人内心的精神世界,却再无人有兴趣或者说是有时间去进入。长此以往,就算节日里老人能对着琳琅满目、歌舞升平的盛宴,也无法满足内心的需求,相反,精神越来越饥饿了。 曾经听一位朋友感叹地说,自己家的父母最“争气”了,从老到死都没患过什么大病,安安静静地,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最后到死也没多大麻烦。这样想来,那些舍得花很多营养补品花很多保健药物在老人身上的人,是否也存有某种怕麻烦的“居心”?或许不应该这样去揣测人性的某些阴暗面,可是,对于每一位拥有着太多人生记忆的老人来说,再没有什么比能有孩子陪着自己晒晒太阳晒晒潮湿的回忆更珍贵的时光了。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