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飓风能否改变美国内外政策(国际问题青年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08:33 环球时报

  主办:环球时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编者按:8月29日,一场名为“卡特里娜”的世纪大飓风席卷了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造成了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灾难。布什政府起初救灾不力,受到美国主流媒体抨击,《华盛顿邮报》甚至称“布什时代已经终结”。显然,美国已经有人把“卡特里娜”的重要性同开启“布什时代”的“9·11”事件相提并论。距“9·11”四周年不到半个月发生的“卡
特里娜”飓风,是否会像“9·11”一样成为布什政府的另一个转折点,还是仅仅是一场破坏力强但无法从根本上影响布什政策的天灾?本期“国际问题青年论坛”就飓风对美国内政外交、对华政策的影响及美国两党政治力量均衡在飓风后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美国可能处在新的拐点

  ■倪峰

  4年前的“9·11”改变了美国,影响了世界。而今年夏秋之间的“卡特里娜”飓风,可以说是自反恐开始以来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作为一场防不胜防的天灾,它不会具有4年前的那场人祸那样强的震撼力,但它所造成的影响有可能使美国内政外交处在一个新的拐点上。

  首先,这场天灾正在迅速将美国人关注的焦点从千里之外的伊拉克转移到美国国内。飓风灾害撕开了美国许多被掩藏起来的弱点,使美国民众更加关注家门内种种不如意的事情,如亟待加固的基础设施、受到忽视的弱势群体、根深蒂固的种族界限、反应迟钝的防灾救灾体系。皮尤研究中心9月8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总统现在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国内政策。这是自“9·11”事件后美国民众第一次希望总统把国内问题放在比全球反恐更高的位置。尽管这份灾后不久的民调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情绪色彩,但美国反恐压倒一切的时代可能由此结束,布什政府今后在推行内外政策时,迟早要正视这种新的民意环境。

  其次,布什政府的政治威望受到侵蚀。布什政府的政治资本是通过反恐战争积累起来的。“9·11”之后,布什的支持率曾一度高达90%。“保卫人民安全”是布什为寻求美国百姓对反恐战争的支持而提出的主要证据。然而在飓风灾难面前,布什政府所表现出的迟钝和软弱,却使他打出的这块招牌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在美联社和艾坡索

  斯9月10日联合公布的民调中,只有39%的美国人肯定布什的工作表现,这是“9·11”以来的最低谷。在如此薄弱的民意基础上,布什是否能延续他过去推行内政外交时的强悍做法,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看点。

  第三,救灾、安置灾民和灾后重建将耗费大量的联邦预算资金,这将使海外反恐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瓶颈。目前,联邦政府的救灾拨款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灾后重建的费用可能更大,这对部分上因伊拉克战争而背负巨大财政赤字的布什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四,美国国内的反战声音急剧放大。如果说飓风灾难前的各种反战行动带有某种零散性或偶发性,那么风灾后则演变为大规模的群发事件。9月24日,华盛顿连续3天爆发了大规模反战示威游行,将近30万名来自全美各地的民众参加了示威。9月25日《今日美国》、CNN和盖勒普的联合调查显示,55%的人认为美国应加强从伊拉克撤军的努力,2004年时只有37%的人这样想。支持伊战的仅有44%的民众,为战争爆发以来的最低点。

  第五,布什政府的国内议程可能出现重大改变。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布什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国内议程,其重点是永久性减税和养老金制度改革。风灾暴露出的问题表明,与美国民众生活切实相关的最主要问题并非减税。庞大的重建工程已经迫使布什推迟一部分本来安排在今年年底前实施的政治议程。

  第六,共和党的政治前途受到很大影响。据美联社10月7日报道,美联社和益普索集团共同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8%的人认为国家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66%的人说国家的发展道路是错误的。最有可能失去信心的人包括一些布什连任时的核心支持者。尽管布什已没有连任的压力,但这对他所在的共和党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政治室主任。)

  民主党还难以“翻盘”

  ■钱立伟

  从目前看,“卡特里娜”飓风引发的结果似乎正好与“9·11”相反。“9·11”造就了布什强势总统地位;“卡特里娜”则一度成为美国内部矛盾激化的导火索,在一定程度上使布什身陷困境。

  一、布什的执政威望面临上任以来最大冲击,政府执政能力受到质疑。二、共和党自身麻烦不断。总统高级顾问卡尔·罗夫、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弗里斯特、众议院多数党领袖迪莱均陷入政治和经济丑闻之中。三、布什以“所有者社会”取代“福利社会”的“保守新政”受阻,目前进退两难。

  但同时也应看到,布什执政环境中有利因素仍存,政策调整空间较大。一是反恐在美国内外政策中仍占首要地位,美国民众对布什的反恐能力仍充分肯定;二是共和党内部矛盾仍属可控,布什需要共和党国会为其政策“保驾”,共和党也需要布什为其赢得中期选举站台;三是布什团队经历过重大危机的考验,有较强的危机处理能力;四是布什本人具有不惧困难、敢于碰硬的个性,经历第一任期后,其政治手腕也已经日趋老道。

  从布什施政方向看,其政治议程可能出现某些调整。一是第二任期的各项重大改革,将不得不首先让位于庞大的救灾和重建计划;二是为争取更多国会和民众支持,布什会以更加温和的方式推进其“保守新政”;三是重建所需巨额开支使今年财政赤字削减目标泡汤,其税制改革可能受到冲击;四是布什可能在其强项反恐上做文章,转移民众关注点,缓解自身困境。

  从两党关系上看,布什和共和党的困境使民主党看到了机会,但从目前看,中期选举时民主党“翻盘”的希望不大。2000年大选后,美国进入几十年来少有的“共和党时代”,保守主义大行其道,自由主义被日益边缘化,丧失了在美国政坛的话语主导权。布什和共和党眼下的困境,会被民主党视为明年中期选举前炒作的议题,民主党也会力阻布什在剩余任期内取得值得炫耀的政绩。但由于目前民主党既没有提出吸引民众的政治理念,又缺乏领军人物,很难有中期选举“翻盘”的机会,最多在国会扳回几个议席,鼓舞一下党内士气,并把眼光放在2008年大选上。▲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学者。)

  美对华政策将继续稳定

  ■李晓岗

  人们常说,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意思是外交政策由内政决定。但美国面对“卡特里娜”飓风进行的“抗风救灾”却反映出相反的情况:内政成了外交的延伸。政府救灾不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外交政策造成的,即反恐和伊拉克问题影响了救灾工作的进行。

  从主观上看,布什对反恐、伊拉克和其他外交问题的重视,使他一开始没有充分意识到飓风的严重性。从客观上看,尽管飓风破坏力强是造成救灾困难的一个原因,但伊拉克战争的巨大资源需求极大地牵制了联邦和地方政府救灾所能投入的财力、人力和物力。

  “屋漏偏逢连夜雨。”布什的伊拉克政策本来就已在国内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由于外交因素造成的国内救灾不力给他在内政方面造成的负面形象,反过来又进一步约束了他推行外交政策的能力。为缓解国内不满,同时也为防范其他突发性灾难的发生,布什不得不把一部分注意力转到内政问题上。在资源配置方面,他也不得不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内而不是国外。这使布什无法继续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到外交上,美国在伊拉克进行军事行动的能力实际上受到削弱。

  为争取国内支持,维持反恐在美国政治中重中之重的地位,并将公众注意力重新聚焦于伊拉克问题,布什不得不在国内进行反恐的再动员。10月6日,布什发表演讲,再谈反恐问题。为强调反恐任务的艰巨性,布什把稳定“大中东”的范围从过去的“西起摩洛哥东至克什米尔”扩大为“从西班牙到印度尼西亚”。布什通过强调反恐问题的严重性和正义性进行的政治再动员能否成功扭转民意,将决定美国的反恐战争会“引向深入”还是逐渐衰微。而美国民意是与布什保持一致还是对政府进行“纠偏”,则又取决于伊拉克局势的发展。因此,美国的反恐政策将在外交与内政的互动中发展和调整。

  总的看来,风灾过后,由于国内支持度的下降,美国进行反恐战争的目标和能力之间的差距加大,因此出现力不从心的迹象。为有效推行外交政策,美国将在外交上“抓大放小”,抓主要矛盾,即全力进行反恐,确保安全第一,经贸问题将被放在第二的位置,而人权仅仅是针对“大中东”的“旗帜”。对外,美国将因反恐而在其他问题上收敛单边主义作风,强调合作而非对抗,缓和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对内,为确保反恐的首要地位,布什将不得不通过在贸易、人权等方面迎合国内政治势力来争取它们对反恐的支持。

  具体就美国对华政策而言,布什政府总的目标是力求稳定中美关系,不愿再生事端,干扰反恐大局。在此目标下,对华政策有两种并行的趋势。一是为争取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美国会在两国关系中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继续压制“台独”,同时在安全领域淡化“中国威胁论”,扩大双边合作领域,巩固双边合作的政治基础。另一趋势是迫于美国国内政治压力,为确保国内对反恐这一头等大事的支持,布什政府又会在贸易问题上迎合国会要求,在对华贸易赤字、知识产权等美国民众关心的问题上进一步对华施加压力,利用在这一问题上的得分巩固国内政治基础。但同时,为避免因贸易问题损害中美关系大局,布什政府在处理对华问题上又会尽量避免贸易问题的政治化,力争把贸易纠纷限制在经济领域。▲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外交室主任。)

  《环球时报》(2005年10月21日第十一版)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