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东方早报:取消“错案追究制” 还原司法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2:12 东方早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王琳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就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日益繁密化的制度积累,往往容易造成前后矛盾。制度越繁密,也越容易产生歧义,并越发失去效率。历史学家钱穆在分析中国政治制度的传统时得出了这一精妙结论,因而这一现象也被称为“钱穆制度陷阱”。

  以“钱穆制度陷阱”来观察日益繁密的司法监督,会很容易找到“对号入座”者,比如“错案责任追究”。从1992年2月“错案责任追究”被明确提出要“建立制度”时起算,至今已然有了13年的制度实践。这13年来,无论在学界还是在实务界,对“何为错案”、以及“如何究责”的质疑乃至声讨就一直未曾停歇。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池强近日就透露,该院将率先取消“错案追究制”,取代以“司法官不规范行为认定”制度。

  “错案责任追究”制的出台有其深刻的历史和制度根源。在司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培育还远未成熟的条件下,在司法运作与行政管理还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下,在传统义务本位观念的影响以及行政监察制度的启发下,“错案责任追究”顺理成章地在我国司法机关内部得以顺利出台并在其后的每一个年度里被从政治的高度五令五申地“强化”。

  然而,从这一制度推行伊始,“错案责任追究”就面临着立法层阶低、制度规范零乱且不统一的窘境。尤其是认定错案的标准已然成了“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施以来一直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造成诸多分歧点的根源就在于,“错案”一词并非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而仅仅是对一个案件判决结果所作的模糊的描述。同时,错案责任追究所追究的不可能是“错案”本身,只能是造成“错案”的行为。因此,习惯上的“结果”便与实际上的“行为”混淆不清,在客观上造成了概念的模糊。

  “错案责任追究”制也被普遍认为与司法独立原则相冲突。司法官并非神人,从“趋利避害”的天性出发,为最大限度地降低被追究的风险,寻求上级领导对裁判结果的明示或暗示便成为现实的选择。高度行政化的究责方式不可避免地推动着审判活动的日益行政化,这与检察业务改革、审判方式改革的取向完全背离。司法改革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制度尴尬中徘徊不前。

  上述种种弊端,加之责任追究组织的内部性,追究程序的无规范状态,使得这一制度的运作欠缺依托,因而无法正当化和日常化。深陷“钱穆制度陷阱”的“错案追究”,与其让它在实践中形同虚设,不如让它在制度上“宣告死亡”。个别地方司法机关所走出的,就是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当然,取消“错案追究”并非代表着司法官对其行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免责特权,而是要以更合乎司法理性的制度约束司法官的不当行为。北京市一中院的做法便是以“司法官不规范行为认定”制度取而代之,从“错案追究制”的结果考核到“不规范行为认定制”的行为考核。从法制统一的视角观察,这一探路之举有其积极意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