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腐败细节“惊人相似”说明了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08:54 南方都市报 | |||||||||
来信/来论 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在荆州中级人民法院受审,在石发亮之前,河南省还有两任交通厅厅长——曾锦城、张昆桐先后落马,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这三任交通厅厅长的腐败细节“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交通建设款拨放上,厅长擅权独断;腐败情节大多与招投标环节相关(12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跌倒,可能只是这个人自己不小心;如果三个人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只能说明这个地方容易摔坏人。同样道理,三名贪官都在交通厅长职务上犯事,而且腐败细节惊人地相似,说明交通系统的第一把手位置,较为容易出现权力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难道不正是以一种极具讽刺的方式显示了制度性反腐败的停滞不前? 其实,从广义的角度看,许多贪官的手法,无非是以其一手掌握的财权、资源配置权、人事权等公权力兑换个人私利。贪官对“腐败技术”之所以不需要“发明创新”,大概是因为遏制腐败的制度力量并未能对腐败行为造成根本性的生存压力,于是,权力腐败就成了一门可模仿、可依样画葫芦的简单技术活,官员没有必要在腐败“技术”上翻新花样。 这同时也提醒人们,反腐败并不需要多少花哨,只要从发生机制上铲除腐败的生存机会,“惊人相似”的权力腐败就可以被消灭于萌芽之中。 吴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