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黄禹锡拜佛求安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22:31 环球时报

  

黄禹锡拜佛求安宁
黄禹锡

  1月10日,韩国首都首尔下起了小雪,天灰蒙蒙的。这一天是首尔大学“黄禹锡造假案”调查委员会发表最终调查结果的日子。数百名记者不顾严寒聚集在首尔大学礼堂,韩国各大电视台也纷纷进行实况转播。调查委员会委员长郑明熙宣布了“终审判决”:黄禹锡2004年、2005年论文,纯属造假,更没有所谓的“核心技术”。

  曾几何时,英俊的黄禹锡带着谦和的微笑,与他可爱的克隆狗“斯纳皮”一起出现在媒体面前,极大地激励了韩国的民族自信心。然而,造假风波的真相,深深地刺伤了热爱他和尊重科学的人。黄禹锡,这位曾经的“韩国克隆之父”,不仅身败名裂,更要面对接踵而至的严厉司法调查。

  造假风波水落石出

  郑明熙在宣布最终调查结果时说,经科学验证,黄禹锡2005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全属造假,没有任何科学证据;2004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不论是照片还是“1号干细胞”,也全部是假的。调查委员会还断定,在采用卵子问题上黄禹锡是主要参与者,其“不知情”的说法纯属谎言。同时,委员会还否认了黄禹锡一直标榜的掌握克隆胚胎干细胞“核心技术”之说,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掌握“独创技术”。最终结论表明,黄禹锡蓄意造假不仅欺骗了科学界,同时也欺骗了全体国民。

  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出身贫寒、靠个人奋斗出人头地的黄禹锡,曾经是韩国人心目中同“大长今”一样的偶像。从小帮妈妈放牛的苦孩子经历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当大学同学都争着去当医生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与牛共舞”,去当兽医。牛也确实让他辉煌了几年。从1993年开始,他先后声称培育出了试管牛、超级奶牛、体细胞克隆牛、抗疯牛病牛、克隆狗,直至通过患者体细胞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系列成果震惊了韩国,震惊了世界。一时间,黄禹锡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2003年,卢武铉总统夫妇曾微服私访黄禹锡的实验室,表达敬意与支持,甚至在黄禹锡身处造假丑闻漩涡之时,卢武铉还亲自撰文为其辩白。2004年,首尔大学任命他为该校第一位首席教授,年薪约合近百万人民币。2005年,韩国科学技术部授予他“韩国最高科学家”的称号。

  为保护这位“国宝级”科学家,韩国警察厅为他配备24小时贴身警卫,与国会议长、大法院院长和国务总理享受同等待遇。警察厅还在黄禹锡家门口设立警备哨所,一天三班24小时警备。黄禹锡出行有警卫人员同行,乘船时还有警备艇护航。

  韩国人寄希望于黄禹锡摘取诺贝尔奖,政府和地方自治团体对他的正式资助高达658亿韩元(约6500万美元),如果加上企业的赞助,超过700亿韩元,创下历史纪录。大韩航空甚至为黄禹锡免费提供10年内国内外全部航线的顶级豪华舱坐席。黄禹锡的家乡忠清南道扶馀郡还计划投资4亿韩元,将他的故居打造成青少年教育基地。在韩国人心目中,黄禹锡就是一个“奇迹”、一个大韩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真正深入民心的英雄。

  警卫职责变成监视

  随着2005年11月22日韩国文化放送电视台播出了揭露黄禹锡造假的节目,风波接踵而至并步步升级。黄禹锡头上的光环一个个褪去。

  去年12月19日,黄禹锡的办公室被查封,办公物品全部封存。办公楼里人去楼空,只有支持他的学生送去的6盆兰花还摆在桌上,留下一点生机。几天后,韩国科学技术部停止了经费拨款。同时,为黄禹锡配备的警卫安全人员的职责也悄悄发生了变化,由保护变成了监视。

  黄禹锡沦为了人们嘲讽和唾弃的对象。曾经指责文化放送电视台损害国家利益的人们开始在网上征集“向文化放送道歉”的万人签名。在韩国人辞旧迎新的年会上,“炮弹酒”又多了一种花样———“黄禹锡炮弹酒”,一种不用威士忌的假炮弹酒。甚至有人将造假事件编成“讽刺剧”,搬上舞台。以往印刷数量巨大的黄禹锡系列图书一夜间从洛阳纸贵变得乏人问津。丑闻揭发前,共有16种这样的图书在市场上销售,它们曾被摆放在书店的“韩国民族英雄”专区。而如今,一本名为《黄禹锡的美丽人生路》的儿童励志书,刚从印刷厂出来就不得不被重新打成纸浆。

  或会沦为“阶下囚”

  从丑闻被揭露之日起,黄禹锡曾多次露面,以苍白的诡辩为自己解脱,但和者甚寡。据韩国媒体报道,黄禹锡近日曾到寺庙,烧香拜佛,求得支持,梦想东山再起。不过,他恐怕要告别安宁之日了。

  已辞去首尔大学教授职位的黄禹锡,将在11日举行的“韩国最高科学家”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被剥夺“第一号最高科学家”头衔,并将失去国内外所有职务。更可怕的是,随着最终调查结果的公布,一场司法调查已经展开。韩国检察机关已就“干细胞调包”、“使用科研费用是否有舞弊”等问题组成专案组,并要求黄禹锡交出经费使用资料。“民族英雄”黄禹锡或许将难逃“阶下囚”的厄运。▲

  《环球时报》(2006年01月11日第十版)


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徐宝康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沈林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