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贵峰:中国也应尽快为“猪流感”正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1日09:47   青年时报

  作者:张贵峰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生产和消费量均接近全世界的一半。如果因不准确疫病命名而造成人们对猪肉的误解,对我国经济的危害也将是双重的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4月29日宣布,猪流感已经改名为“2009H1N1流感”,“因为病毒并非由猪传开”。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也宣布,已改称“猪流感病毒”为“新流感病毒”,“这是为了避免人们误解它是一种动物疾病”。而此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发表声明,建议把这场疫情称为“北美病毒”。以色列卫生官员也表示,正在考虑使用“墨西哥流感”的称谓。(4月30日《京华时报》)

  世界卫生组织29日晚在日内瓦正式宣布,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目前的4级提高到5级。据悉,5级意味着“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已在同一地区至少两个国家人际间传播,并造成持续性疫情”,且“强烈显示即将发生大流行”。

  在疫情流行趋势愈加明显,流行警告从4级提高到5级的当口,许多国家不约而同为猪流感改名,去除其中的“猪”字,用意十分明显。

  一方面,这将有利于澄清此次流感疫情的医学事实———如致病原因、传播途径等,避免公众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恐慌。正如美国农业部长此前指出的,“这并不是由食物引发的疫情,称为猪流感并不准确。我们要向公众说明食用猪肉不会感染这种流感,这很重要”。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有利于降低此次疫情对农产品、特别是猪肉产品生产及销售的打击。

  应该说,上述这样两个方面的“有利于”在我国同样适用。众所周知,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生产和消费量均接近全世界的一半。这意味着,如果因不准确疫病命名而造成人们对猪肉的误解,对我国经济的危害也将是双重的———既危害猪肉养殖者的经济利益,也危害猪肉消费者的经济和生活利益。

  从目前来看,各地猪肉市场的供需总体尚属平稳,但流感疫情对猪肉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已初步隐现。如在北京,据记者在农贸市场调查发现,“销售量确实下降了,至少在1/4到1/3之间”。而在我国养猪第一大省的四川,“今年4月第四周,全省生猪价格继续下滑,多项数据再创新低”。(4月30日《经济参考报》)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我们也有必要像其他国家那样尽快为“猪流感”正名,进而为“猪肉”正名,尽可能消除在流感与猪肉之间的误解,并最终确保将此次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

  当然,在这里还必须强调一点,此处的为“猪肉”正名,应该主要是针对我国自己生产的猪肉。我国政府此前颁布的“禁止从墨西哥和美国进口生猪和猪肉制品”的禁令,还必须坚持,不仅要坚持,而且还需进一步加强监控。毕竟,说到底,为猪流感、猪肉正名,并不是怕冤枉猪,而是怕妨碍人。而这里的“人”,首先当然是国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猪流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