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毛晓刚:爱国主义才是“五四”的核心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2日16:45  北京日报

  作者:毛晓刚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我们纪念发生在90年前的一场运动,理解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必须拨开历史的迷雾,抓住其精神实质。从“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成果来看,一条贯穿其间的主线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这才是“五四”的核心价值。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和实践者。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在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60华诞的时候,缅怀“五四”先驱们的历史功绩,回顾中国人民所走过的奋斗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弘扬“五四”精神,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我们纪念发生在90年前的一场运动,理解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必须拨开历史的迷雾,抓住其精神实质,明确今人应当继承发扬的核心价值。

  “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背景,核心是救国救民、振兴中华已成为全民族共同呼声。为了扭转1840年以后国家贫弱屈辱、社会战乱动荡、人民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无数仁人志士四处求索救亡图存的真理和道路,中国人民也掀起了连续不断的斗争。从洪秀全、康有为到孙中山,都曾努力向西方学习,但其政治社会变革始终笼罩着失败的阴影。历史告诉我们,旧式农民革命运动和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同样是为了捍卫国家权益,解救民族危亡。在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蛮横地将德国在我国山东攫取的各种权利转让给日本,激起全国义愤。于是,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下,全国各个阶层实现了广泛参与和空前团结,工人阶级第一次以声势浩大的政治大罢工显示出崭新的战斗姿态。这场运动,凸显着中国人民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题。可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历史起点。

  “五四”运动的延续深入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革命和民族复兴有了真正的领导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本来被奉为学习榜样的西方国家出现严重的内外危机,令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民主国家的崇拜产生动摇。同一时期,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在迷惘中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支点,这就是马列主义。随着“五四”运动的深入,一大批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五四青年”和知识分子,从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鉴别中,经过历史的比较和实践的选择,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积极使之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开创了中国发展进步的新局面。

  从“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成果来看,一条贯穿其间的主线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这才是“五四”的核心价值。从“五四”运动以后的历史和实践来看,爱国主义始终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动因,始终是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浴血奋战,建立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中国,并进而历经千辛万苦、波折失误,探索出一条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四”运动之后90年里中国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最生动的教材。历史和实践让我们明确,当代爱国主义,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五四”运动虽已过去90年,但其宣示的历史性任务依然艰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尤其是要高扬自“五四”以来一脉相承的爱国主义旗帜,使之焕发新的时代光芒。在这面旗帜下,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发进取,这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所在、希望所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五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