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鸣
湖南一高考考生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罗彩霞事件”还在发热延烧,湖北又冒出来一起类似事件:一个连高考都没参加的高二学生,顶替别人上了大学,已经毕业工作了。可以相信,在我们这个创造奇迹的国度,这样的事情,只要媒体有心去挖,肯定能挖出来更多,内容更奇妙。
眼下的高考类似于过去的科举,这是不争的事实。过去的科举,科场弊案也是有的,但是大一点的科场弊案,像今天这种泄露试题,违规录取之类,其实很少,被杀了头的考官,按今天的眼光,都有点冤枉。但另一种形式的科场舞弊,比如考秀才时的夹带、找枪手,比如考试前的冒籍,也相当常见。
夹带和枪手,不用解释了,现在的学生也常用。冒籍,需要说明一下,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高考移民。那时候,各地文化发展不平衡,但秀才的名额却需要照顾各个地域,有的地方文化发达,名额虽多,但考生更多,比如江浙一带。有的地方文化不发达,相对名额就多些,比如贵州。所以,江浙的人,会想办法把自己变成贵州人,这样考上就容易多了。但还真没听说过有考上的人,被人冒名顶替掉的事。无论秀才、举人还是进士,这样的事如果出了一件,肯定轰动多少辈子,可惜,我在史料中(包括众多野史中),一个也没发现。做官的人,在赴任途中死掉,被人冒名顶替做官的传奇故事,在小说中倒是见过。
在某些人看来,那个时代没有照片,假冒似乎应该容易,但在那个时代,科场得售是件大事,而且层层都有多人担保。一个乡里社会是熟人社会,有了担保,假冒其实很难。更何况,对那个时代而言,科举是所有制度中的核心,重中之重,关系到国家的文运和朝廷的意识形态能否维系,但有弊端,哪怕一丝一毫,一经发现,处罚特重,重到了让人无法承受的地步。科考中,连找枪手的事,也只有在科举制度末期才会有,像冒名顶替这种事情,一旦败露,自己身败名裂还是小事,整个家族的声誉都给毁了。在那个时代,读书人多少还是在乎自己和家族名誉的,因此,绝少有人敢于冒这个险。
自1950年初我国实行高考制度以来,高考制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重的,每逢高考,全社会动员,一切都为高考让路。为了加强这个制度的严肃性,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个又一个防范措施,改善了技术环节,也严肃处理了若干高考舞弊事件。但到今天,我们看到,不仅在考试这个环节上,舞弊层出不穷;现在,舞弊已经舞到了深层,作弊者可以自己改动身份证、档案,冒别人的名上大学,上完了,仅仅因为原主要办证件,才能被发现。
一个国家,户籍身份是公民最基本的资料;在中国,高考是最严肃的制度之一。但如果户籍身份之类资料全都可以改,一个人可以变成另外一个人;高考录取有整套严密环节,作假者居然可以一路绿灯,一假到底——那么,什么制度是可信的呢?
其实,这样的造假,尤其身份上的造假,在我们社会还少吗?在派出所改年龄的,改民族的,绝不少见,只要上面有人,就一路绿灯。而制度,之所以成为制度,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人严格或者比较严格地遵行,如果连最基本,最核心的制度,都可以玩忽,只要有人,或者塞了钱就可以玩忽,那么,我们理解的只能是,我们制度的深层次出了问题。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