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毕舸
在一些专家眼中,秦兵马俑即将迎来一个“考古和旅游”的双重兴奋期。国内考古界“沉寂”多年的秦兵马俑博物馆,近日正式以独立资格对秦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一些问题却随之浮现:彩俑出土后已逐渐失去光泽,挖多少比较合理,是否会因技术限制造成挖掘过程的破坏程度加剧,都成为诸多专家争议的焦点。( 6月17日《南方日报》)
有关秦兵马俑挖掘与开发的争议持续已久,也许将一直继续下去。在我看来,围绕发掘兵马俑的各种争议,有些是各种学术流派、个人知识及观察视角的差异化所致使的意见分歧;但有些则可能隐含了将兵马俑视作自利性营利产品,并在文物保护的外衣下开发的辩论逻辑。也因此,如果发掘异变为商业秀,不仅会给本已脆弱的兵马俑带来难以修复的生态破坏,而且会让在某些技术保护下出土的兵马俑,成为商业复制品。
事实上,这种“牟利(无论是政绩上还是商业上)需要大过文化保护”的思维,目前在各地文化遗产开发上普遍存在,各种遗迹都在商业化经营、城市建设改造乃至“保护文化”的幌子下被涂抹,几个官员或所谓学者拍拍脑袋就能决定千年留存文物的生死存亡,这才是最令人恐惧的“文化保护与改造”。
兵马俑是“谁的兵马俑”?首先它不应是少数人出于私利而随意拍板的玩物,也绝非某个地方因地利之便而享有的资源特权,甚至可以说,兵马俑不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文化专属品,它是属于全世界的珍贵遗产。如果出于商业目的将兵马俑挖掘硬性上马,则无异于将对这一遗产保护导向商业竞争领域的生生灭灭,从而造成民族精神遗脉的直接摧毁。
很多时候,中华民族的五千年辉煌历史,就是在人们对这些既得利益的追逐下渐去渐远。兵马俑是沉默的,它无法对任何突加的压力进行抗争,因此它需要代言人和保护者。它的保护或者说“保护性开发”也不能仅仅让几个决策者或者专家来决定,而应当让每个公众都参与进来,用民意取向诉之于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毕竟,兵马俑是“所有人的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