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光远:经济数据打架统计部门应真诚解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1日08:25  东方早报

  作者:马光远 

  经济数据频频打架

  自去年底中国出台应对危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来,民众对经济数据的关注可谓空前。从前五个月的经济指标看,一方面是GDP在全球一枝独秀,以6%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却是一些指标的不断反复,和一些指标之间的明显的矛盾和打架现象。

  比如,以最新的五月份数据为例,工业增加值高达8.9%,这在当下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然而,与此可成对照的,却是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连续四个月双双在负数区间运行,进出口继续下滑,用电量继续下降,企业利润继续回落,民间投资继续不振。

  这样说来,一方面是财政收入下降,企业利润大减,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民间投资依然没有大的启动迹象,估计上半年全国待业的人数将超过4000万;另一方面却是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信贷增速和经理人采购指数强劲上升。一面是火焰,经济在回暖;一面是冰冷的海水,一些指标很不乐观。

  如此大范围的数据背离究竟昭示着什么?是意味着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稳,还是统计数据造假?是经济结构调整所致,还是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经济的深层矛盾?特别是,我们看到,历来被证明和经济增长正相关的用电量,在GDP月度增长保持6%以上的情况下,却掉头向下,令人大惑不解。

  用电量与GDP增速背离之谜

  用电量一直被认为是最能真实反映宏观经济变动情况的先行指标。有关数据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GDP与用电量及装机容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8,经济总量指标与电力总量指标呈高度正向相关关系。以上一次积极财政政策施行期间为例,1998年全国GDP增长7.8%,用电量增长2.8%;1999年GDP增长7.6%,用电量增长6.6% ;2000年GDP增长8.4%,用电量增长9.7% 。可以看出,用电量和GDP增长是正相关,不会出现负相关。

  特别是去年四季度以来,用电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高度相关关系在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得到进一步验证。比如,2008年10月、11月、12月,国内火电发电量分别下降5.3%、16.6%、12.4%,而2008年第四季度的GDP为6.8%,为季度最低,只是2007年全年GDP增长的一半多。

  今年1月,社会发电量同比下降仍达到12%的水平。3月份用电量一度出现增长的迹象,这被视为经济触底回升的证据而到处宣扬。但4月份用电量重回下降通道,同比减少3.55%。前五个月用电量和GDP增长基本是背道而驰,令人诧异。

  对于这种背离,官方的解释有两种。第一种是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的“正常说”。李晓超表示,这种背离直接用统计数据无法解释。但他同时称,出现背离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日本和美国也曾经出现过这种现象。

  第二种解释是国家统计局和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的“产业结构调整说”。他们认为,用电量与GDP增长背离的原因之一是产业调整。比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认为,两者的背离首先可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依次为农业、工业、服务业)结构上找到原因。今年一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加3.5%、5.3%和7.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超过第二产业2.1个百分点。与之相应,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46%,下降到今年的44.1%。反映在电力消费上,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减少324亿千瓦时,主要减少在第二产业上。但同时,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都是增加的。

  其实,无论是“正常”说,还是“结构调整说”,用于解释这种背离有点牵强附会,缺乏说服力。以“产业调整说”为例,众所周知,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中国的产业调整刚刚开始。再者,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表明,一些投资违法进入了“两高”(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因而,用产业结构调整来解释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的背离,出发点是好的,但很显然缺乏足够的论证过程的支持。

  “数据造假”只是猜测?

  对于以用电量与GDP增长背离为代表的统计数据打架现象,民间似乎更愿意接受“统计造假”之说。比如,电监会前副主席邵秉仁认为,用电量与经济数据发生背离,主要原因在于地方统计数据造假。邵秉仁举例,某西部省一季度用电量下降了9.9%,但经济增长了10.8%。

  经济学家王福重则不客气地认为,在失业不断加剧(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居民收入不断下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企业利润不断下降(企业投资的基础)、出口(净出口是GDP的一部分)更是两位数持续下滑的大背景之下,单靠政府迄今只有8000多亿元的财政刺激性投资,GDP就可以增长6.5%,这有点让人不可思议。因此他直接断言统计数据有造假嫌疑。

  考虑到中国特殊的行政绩效考核机制,特别是目前一些地方错误地理解中央的保增长政策,断定一些地方通过统计数据作假以追求GDP数据的漂亮,是比较符合政治逻辑的。

  根源在“复苏急躁症”

  其实,统计数据之间打架并不奇怪,也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如果以平常心待之,坦诚面对公众质疑,并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解释,对于高层决策和解释民众疑惑都有好处。但我们的统计部门,似乎依然不习惯于外界对统计数字的质疑,动辄斥之为“没有根据的猜测”。这种自闭的态度更不利于数据的真实以及与民众的互动。究其根源,一方面在于统计部门在现有的体制下无法做到“超脱”和“独立”,另一方面,和某些人一直所犯的经济“复苏急躁症”不无关系。

  笔者记得,从去年年底开始,面对个别数据的好转,一些人就动辄判断中国经济“率先”复苏,这种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误导了决策部门。其实,即使是一个人,如果生了一场大病,病情也会出现反复,一些病理指标也可能彼此背离。因此,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出现分歧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对指标打架的情况视而不见,而只对乐观数据情有独钟,看到个别指标稍有好转就大呼小叫“率先回暖”。不少学者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造成的尴尬结果就是,面对真正的数字打架之时,决策者自己就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困境。遭遇外界质疑时,更以粗暴的指责来应对。

  因此,在经济回暖的基础还不稳固、各种指标冷热不均的情况下,首要的是破除经济复苏“急躁症”对形势判断和决策的干扰。统计数据打架在某种程度上至少说明目前经济回暖的证据依然不充分。同时,统计部门除了在统计指标的设置和数据的“保真”上下工夫之外,恐怕也要学学公共政策解释的艺术,放下傲慢与偏见,对于数据打架能够做出符合自身和公众智商的合理解释,努力使自己的数据能够距离老百姓的心灵近一点,为统计数据建立真正的公信力。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统计 数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