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方晓
伊朗政治动荡的参与者是与全球化进程联系相对紧密的群体,内贾德政府过去四年使伊朗与国际社会在信息、通讯等方面被人为分割,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19日,在德黑兰大学清真寺举行的聚礼上,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告内贾德当选总统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求反对派放弃抗争,结束街头混乱。哈梅内伊的讲话也许能够化解持续近一周的政治纷争,在街头抗争的民众也可能会在领袖的感召下归于平静。不过,伊朗因选举而引发的政治纷争仍然充满迷惑与不解。
外界认为,经济低迷、高失业率和分配不公一直是伊朗社会存在的基本问题,也是民众不满的主要原因。确实,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来看,这样一种判断几乎可立于不败之地。但问题是,此次高举抗争大旗的并不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也不是财富与权力分配不公的受害者;他们抗争的目的并非为普通大众获得“黄油与面包”。相反,正是由于内贾德清廉的政治形象、民粹主义的政治诉求和实用主义的民生政策,为其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也有人将伊朗此次政治动荡的原因归咎为宗教政治。确实,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斯兰教及宗教人士在伊朗的影响无处不在,本次持续一周的街头抗议游行也暴露了民众对宗教政治的不满。不过,游行人群更多地质问选举的公正性,而反对派的领袖人物本身就是现行体制的一部分,他们根本无心、也无力挑战最高领袖的权威。因此,把这次由选举引发的政治抗争理解为对宗教控制的反抗多少有点牵强。
正如其他社会冲突一样,伊朗革命30年之后爆发最大规模的政治抗争,背后原因是深层次的,所谓选举舞弊的争论不过是本次抗议运动的导火索。此次街头抗议的参与者大多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较高者、富有者、德黑兰北部居民。伊朗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封闭的国家,凡到过伊朗的人都会感到伊朗与国际社会在信息、通讯等方面的人为分割。即便如此,伊朗还是无法回避全球化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伊朗社会的“不安分群体”恰恰是与全球化进程———通过互联网、经济和文化交流等手段———联系相对紧密的伊朗人,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反对内贾德连任:在过去的四年里,内贾德在伊朗国内实施的民粹主义政策、在核争端中的不妥协立场、在外交上强烈的反美和反犹太倾向经常使伊朗与国际社会处于某种对抗状态,对这些人的切身利益造成了直接影响,乃至伤害,这正是本次政治纷争的深层原因。
□东方晓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