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早十月
浙江省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考生名单,16日通过浙江教育考试网向社会公示,在这4000 多名公示名单中,只有报名序号、学生姓名,无学校名称,无具体比赛项目。考生家长称,比2008年简单了许多,这样的公示起不到监督作用。(6月21日《扬子晚报》)
对高考加分的学生进行公示,是教育部门为政策加分制度化规范化的操作模式。为的就是接受社会监督,防止有人作假,追求公开、公正。但是,浙江省2009年高考加分4000多人公示名单,比去年简单了。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来说,这种简化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核对确定公示学生的确切身份,没有学校名称,你无法从全省几十万的考生中判定所公示学生是不是自己所认识的考生,没有具体比赛项目,你也无法断定所公示学生是否真的参加了比赛、获得相应成绩。
最大的疑惑是,为什么去年的名单有每个加分考生详细信息今年却没有?今年4月份媒体曾披露,浙江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有13名考生家长有非官即商背景的消息,随后社会呼吁取消体育加分政策中的“三模三电”等项目,但这些项目仍然出现在今年的浙江高考加分范围内。笔者可以断定,新公示的4000多人的名单,一定“潜伏”着一批权贵子女,今年的高考加分公示名单之所以简化,为的是保护那些有背景的权贵子女,以免引起公众非议。
当然,在这些权贵子女中,可能有些人确实很优秀,享受政策加分也属正常。但是,这里面有没有考生通过父母的权力影响、金钱交易等不正当方式而得到加分的?公示加分考生信息不详细就为那些不正当加分操作预留了空间和土壤,换句话,违规操纵弄虚作假就有了“遮阳伞”。其实,公式制度本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是公式制本身的不规范,难免让人生疑。笔者最想知道的是:到底会有多少权贵子女“潜伏”高考加分公示名单?自然,不透明的公示让我们无从知晓。但教育部门应该是有数的,这大概是对于简化人员相关信息的公示名单,有关人员对媒体采用回避的态度的根本原因。
不公开信息说明有些信息“不可告人”。当高考加分“福利”衍生成为权贵们的“专利”,公众就需要讨论加分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