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仁平:政府应从根本上熄灭“拆迁火药桶”

2013年11月01日07:20  环球时报
中国各地有些拆迁工地如今就是这样紧张 中国各地有些拆迁工地如今就是这样紧张

  单仁平

  南宁市拆迁一风景区内违章建筑,与村民激烈对抗。抗拆的村民用镰刀等做武器,把有些警察的盾牌都砍烂了。警察被迫发射催泪弹和橡皮子弹,最终驱散了抗拆者,南宁市达到拆除景区内违章建筑的目的。这件事发生在9月底,近来视频流传到网上,引来对警方“向人民开枪”的巨大争议。

  “向人民开枪”这顶帽子显然给警方戴得太大了,不公平。互联网上一味指责警方,不提被拆的酒店压根就是违章建筑,这样的舆论也有些偏激。每逢因拆迁闹出官民对立,舆论总是一边倒地挺被拆迁者,这已是常态。

  从法律角度看,南宁市拆除违建的依据非常过硬,警方发射橡皮子弹也完全出于被迫。但即使如此,南宁出现这一冲突仍是令人遗憾的,它应处于被避免之列。

  如今警方在维护拆迁秩序时执法经常被误解,而且这种误解不仅对警方,包括对政府都会造成形象损害,这些都是官方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与这一现实强行对抗并不明智,各地政府都属于“大政府”,“大”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资源多,这些资源应被用于促成问题的迂回解决,尽量不让橡皮子弹冲在前面。

  中国各地大拆大建的规模常常突破城市管理能力的极限。城市建设似乎在围绕拆迁展开,政府不断把目标对准一个又一个城市里的死角。一些市民把被拆迁当成经济上翻身的绝佳机会,轮番要求更高拆迁补偿,他们追求利益的决心要高于政府的意志,这使得拆迁有时像是要“你死我活”。

  中国一定要把各地的拆迁总规模降下来,尤其是,实在拆不动的地方就选择不拆。任何城市里都应容得下一些拆不动的“城中村”,以及各种“死角”。我们对城市“现代化”的观念,包括对城市的审美观念都要改变。看看北京798园区里那些没拆的破旧房子被改造得多么漂亮吧,我们的城市化道路其实很宽,也很多元。

  拆不动就不拆,政府的这一原则会改变抗拆者对当“钉子户”好处的预期,从而使他们提出的补偿要求更加理性。政府越是定下拆迁目标“非拆不可”,被拆者通过“以死抗争”获得高额补偿的意志就会越坚定。

  不能抱怨“钉子户”都是“刁民”。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是被拆迁者的正当追求,补偿金本来就没有法定标准,它是弹性的,“过高预期”也是经政府与被拆者“互动配合”形成的。

  如今法院对拆迁及补偿款的判决对被拆者没有权威,如果政府强行动用警力解决每一起拆迁纠纷,至少在当下肯定会导致很大负面效果。这样的“依法拆迁”只会增加国家法治建设的困难。

  橡皮子弹不是不能打,但它们用在一个拆迁现场,大概是这一执法工具比较生疏的记录。或许可以说:橡皮子弹原本不是为拆迁工地设计的。

  然而中国各地有些拆迁工地如今就是这样紧张!中国如今最紧张的地方很多都是拆迁工地。这一局面的形成本身就不应该,政府应从根本上熄灭这个“火药桶”。▲(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政府应从根本上熄灭“拆迁火药桶”
  • 京华时报:警察射杀店主不只是酒精惹的祸
  • 人民日报:守护互联网生态的晴空
  • 人民日报:“公烛之下不展家书”
  • 环球时报:普京影响力登榜首,中国人乐见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