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总书记亲临青岛传递出重要信息

2013年11月25日07:24  环球时报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必将对治理重大生产责任事故给予更高重视 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必将对治理重大生产责任事故给予更高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24日专程前往青岛看望中石化事故的受伤人员。习近平要求认真汲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彻底排除隐患,坚决杜绝此类事故。22日的这起爆炸事故到昨天已致52人死亡,11人失踪。习近平是近年来出现在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地的第一位中共中央总书记,它传递出重要信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必将对治理重大生产责任事故给予更高重视,这肯定会带来一些实际的改变。

  频出重大责任事故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顽疾,它的大背景是我们的现代化还很粗糙,全社会安全投入不够。从企业到大多数国人都把挣钱放在首要位置,投资安全并未在中国经济中得到有效的消化,整个中国经济仍大体以实现廉价为中心,市场对实现安全成本的强制性并不实际配合。

  这些年舆论对重大责任事故的谴责制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有所收获。最近几年煤井矿山及重化工企业的直接安全投入快速增加,安全生产综合措施不断完善,生产厂区内的事故发生率似在减少,但在迅速扩张且人口集中的城镇,连带性安全隐患或者城镇特有的安全问题却在增加。

  如今下场大雨能致北京这样的地方死很多人,多地下水道夺人生命,有的城市中心路面突然陷个大坑,此外很少有人能想到地底下能发生如此剧烈的爆炸。生活现场的安全性远非固若金汤,我们不得不说,中国城市从安全角度看,大体属于“半拉子工程”。

  舆论都感觉中石化对事故的反应有些慢,认为这当中有该公司的“态度问题”。其实大家的感觉并没有错,但这种“态度”决非是中石化特有的,它弥漫在全社会,它是无奈、侥幸、着急但不知道该怎么做,出事了先考虑免责等等现实态度的总和。

  中国人当然都希望自己安全,但这种愿望转变成有市场价值需求的速度太慢。从理论上说,中国生产的商品已相对过剩,经济质量升级已是国家迫切任务。其中更高的安全保险系数应是这种升级的首要内涵之一。发达国家的产品不仅技术投入高,从牛肉、奶制品到房屋道路设计,安全性的长期和有系统打造也导致了其特有的附加值。

  我们迄今对安全生产仍大致“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但每一次的舆论谴责和司法行政追究都越来越强烈,逐渐形成对重大责任事故的高压态势。中国社会朝着较高安全水准升级的条件正一个个成熟起来。

  实现中国的全面安全升级不是通过一次“总攻”就能办成的,但它也决非是一个“市场无形的手”就能塑造的自然而然过程。政府的引导至关重要,人们可能仍会“挣钱第一”,首选便宜,但政府却可以强制推行更高安全标准,把廉价但却不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从中国赶走,中国经济应在更安全的各种要素中循环。

  要坚决依法查处导致重大责任事故的直接肇事者,并追究相关负责人。但这就像严惩腐败者一样,治不了本。标本必须兼治,这个本就是全社会共同支付并且消费更安全生活的真实态度。实现这个态度的转变和升级,应是中国改革的重要软目标。▲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青岛原油泄漏有没有及时疏散民众?
  • 北京青年报:尽快填补废止劳教留下的制度真空
  • 朱少华:摸清“私邸”再谈官邸如何?
  • 南方都市报:正视小产权房问题 运动式清理非良方
  • 江平:对于未来改革抱有比较谨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