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戈:春节是文化认同的强力纽带

2014年01月24日07:26  环球时报

  刘 戈

  红红火火过大年,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民国以来中国人采用了更科学更精准的公历,但春节在中国人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一直没有降低过。如今,虽然中国人在元旦前跟世界一起倒计时,但在骨子里,大约一个月后的春节才是中国人真正的年关。

  每年的春运号称人类规模最大的迁徙,远方的游子也会为一张回家的车票而焦虑,但这种焦虑何尝不是乡愁的一部分,如年轮般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痕迹。虽然和从前相比,讲老礼的人越来越少,年味越来越淡,但两千年来对春节的民族认同感已经融化到中国人的基因当中,不会因为现代化纷乱的步伐而消散。

  自清末以来,中国人热切地拥抱西方文明,希望加入由西方文明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而推行公历自然成为这种心情的真切表达。民国建立后当时由袁世凯领导的民国政府确立使用公历1月1日为元旦,同时保留春节。此举在与西方接轨的同时,照顾到传统文化形成的民间习俗。

  在国民党领导民国政府后,1928年曾经明令取消春节,甚至一度在春节期间派警察强迫停业过年的店铺开门营业。但政府的维新愿望最终没有敌得过老百姓的文化习惯,无奈在1934年恢复了过农历年的习惯。此后,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年节无人再试图撼动,即使在“文革”“破四旧”的惊涛骇浪中也没有人再打废除春节的主意。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认同感使中国人厌恶分裂,崇尚统一,也就自然造就了中国统一的时间远远多于分裂的时间。在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中,作为与普通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习惯,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年节是维系文化认同的有形纽带,而春节又是其中最具价值的。从汉朝制定了被称为农历的历法之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都使用这种将阴历和阳历完美结合的历法。共同的历法和基于历法年节的文化传统是除汉字之外维系中国统一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文化传承上与中国传统割裂。中国人的自信,不应仅仅依赖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的日渐强大。继承并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多样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我们自信的来源也是中国人对人类社会不可推脱的责任。在未来的文化格局中,我们既应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代表西方文化的各种年节,也要毫不羞涩地向全世界推广自己的年节文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乃至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年节,和中国人一起欢度春节并不是不可实现的梦想。▲(作者是央视财经评论员)

(编辑:SN090)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官员闹绯闻,中法态度天壤之别
  • 广州日报:“人减半不影响运转”当有制度性反思
  • 环球时报:私营香港《明报》换总编,怎能怨中央
  • 现代快报:“2万亿误差比重不高”,这是什么话?
  • 熊丙奇:南科大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