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过年,我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跟着爸爸妈妈去各亲戚家拜年。好吃好喝的不太在意,压岁钱才是头等大事。好不容易等大人拉完了家长里短,拿到小红包,抿一口亲戚早就泡好的糖水,必定会寻个机会号称“和小伙伴出门玩去了”,实际上是要赶紧跑到大人看不见的地方,打开红纸确认一下自己的“收获”。有的时候里面是一张崭新的纸币,于是欢欢喜喜拿在手上,半天都舍不得把它折起来。
如果有个时光机,让现在的孩子们穿越到我小时候,他们必定会取笑我了。确实,相比现在一个红包动辄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那个年代的压岁钱要少得多,十块二十块就能让人高兴好久。
回到家,那些可爱的压岁钱就被爸爸妈妈收走,不再属于我。可即便只是曾经拥有,拿压岁钱的快乐对当时的我是无可比拟的。采访中,不少妈妈都感叹,几百上千的压岁钱不算多,上万元的压岁钱都不少见。一些孩子过完年,就能收获几万元,大人们高兴之余也备感压力:钱是多了,快乐未必多。其实,压岁钱重在祝福,合理支出就可以,给得轻松,拿得快乐,千万别为了攀比数字,让祝福变成了负担。
(原标题:别让祝福变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