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勇于担当,改革心系人民才做得到

2014年02月10日07:19  环球时报

  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采访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治理中国之难,通过习近平的谈话可窥一斑。他说,“中国从东部到西部,从地方到中央,各地各层级方方面面的差异太大了。”他强调“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看看世界很多国家遭遇的改革困境,就知道撬动中国这样的大国,在艰巨性和风险程度上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在中国已经改了三十几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但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的改革再次迈出大步,新领导集体、特别是最高领导人的时代担当显然起了决定性作用。人们期待这种担当精神将向全中国的执政团队传递,成为新时代中国政治的主旋律。

  担当是为了谁?当然是应该为了人民,为了党和国家。事实表明,一个干部心系人民群众时,把公共利益放在第一位时,他就敢作敢为,而且容易做得正确,有实效。当一名干部做什么都首先考虑个人得失时,他就会左顾右盼,搞面子工程,短线操作,或者只求无过,明哲保身。

  中央的改革决心非常坚定,路线图和时间表越来越清晰,但改革的充分展开和成功只靠中央的自上而下推力远远不够,中国各地各层级的干部都必须担当他们应该担当的责任,冲到改革的一线,大胆创新,破解改革的大量具体难题。

  这样的难题可以说不计其数。比如,如何处理认真接待上访和坚持法治的关系;如何切实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意见,同时又坚决依法拒绝少数人的无理要求;再比如,怎样在地方上探索转变增长方式的路径,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和谐,怎样培育全新的公平理念,等等。这些都需要具体、大胆的部门和地方实践,它们不是中央一个理念或政策就能全面催生的,它们有赖中国全社会的齐心努力。

  中国急需出现一大批地方上的改革家,他们应是基层和中层官员、企业领袖、社会活动家等。他们应政治坚定,路线清晰,但不拘泥于陈规。他们应当有叱咤风云的表现,并且敢作敢当。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曾有很多著名的改革者,他们的各自创新为全国其他地区树立了改革样本,或积累了经验及教训。今天官场上常听说某人“升得快”,却很少听说谁的改革“做得好”。

  改革对改革者是有风险的,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看,要鼓励、保护改革者,而不是一旦他们成功了就由社会享用,一旦出了问题就由改革者个人全部担责。支持改革者应当成为制度,国家不能只提拔使用“听话的干部”,而要多从改革者当中发现胜任者。

  中国太大,一项重大政策要到达基层,需经过很多层级。每个层级是认真贯彻中央精神,还是简单做个传声筒;它是根据本层级的实际做加力推动,还是打折扣或塞进点本层级的私货,这是重大政策经层层传递最终到达基层时“是什么样子”的关键。

  中国大多数问题都不是通过一项政策就能统一化解的,解决它们的每一把钥匙都是独特的,这把钥匙就是在一定政治氛围下的创新性实践。敢于担当的改革者多了,彼此就是鼓励和支撑,担当精神的上下对接将最终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活面貌。谁说这些不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呢?▲

(编辑:SN090)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寻找发帖人警方想干吗?
  • 人民日报:中国梦,让奥林匹克之光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