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陆文江
这次“假摔”测试,也像一张试纸,试出了人心的美丑与纠结,试出了道德生态的复杂。
最近,对摔倒者“扶不扶”的问题再度升温。在深圳,一位女白领晕倒地铁口50分钟无人扶,最终不治身亡。深圳当地媒体来了一次体验式采访,派三路记者前往8个地点现场测试,看看危难之时有多少人、在多长时间里施以援手。
虽然记者是假摔,但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却是真的。这几路“摔倒”记者的遭遇,不啻一部世态人心的写真集。面对倒地者,有熟视无睹的,有无语飘过的,有上来围观的,也有出手相扶的,种种反应,拼贴起来,就是“扶人”主题的浮世绘。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记者最后大多被扶起来了,这也让人相信路人所言: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同时,这次“假摔”测试,也像一张试纸,试出了人心的美丑与纠结,试出了道德生态的复杂。
“被扶起的那一刻,鼻子有点酸”,“摔倒”记者的感言,想来既有对善行的渴望,也有躺地上六七分钟没人理的委屈。面对需要帮助者,扶还是不扶,既是对个体道德素质的一次考验,也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折射。在这次街头测试中,至少有这么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保安比大学生救人积极。不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学生密集场所,记者发现,周围的大学生要么冷漠,要么惊呼,少有行动,反而是保安上来搭把手。当然,这种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有待深入探究。但这些个案,连同此前复旦投毒案被告人的忏悔,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教育到底把人放在什么位置?人文情怀是不是已成了一些校园所缺乏的精神之钙?
二是善心容易陷入两难困境。在记者的遭遇中,常常有这样的矛盾场景:市民的反应从意外,到不知所措,再到呼喊救人,却最终没人出手。这一幕很有代表性。现实中,往往不是非善即恶的绝对判断,更多是呈现出如此进退两难的情境。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路人心中除了道德律令,还有不想惹事的心理,有担心被讹的顾虑,当善行存在风险与不确定性,欲为善者就容易打退堂鼓。而一位保安之所以敢上前救人,也有其现实支撑,附近有24小时视频监控,不怕碰瓷。
“假如有一天是你自己倒在路边,你是多么希望在生命关键时刻有人拉你一把。”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扶人本来可以很简单。当然,在直面内心之外,还需正视社会现实,让好人少些后顾之忧,人们的行动就会更果断、更普遍。
(原标题:街头“假摔”是张道德试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