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旭:余额宝动了谁的奶酪

2014年03月01日02:44  京华时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杨中旭

  余额宝的出现,令沉淀于银行一般性存款中的资金得以盘活。在黏性极强的数亿淘宝用户的推动下,已很难阻挡。

  春节过后,关于余额宝的讨论变得激烈起来,先是某央媒证券频道负责人发文批评余额宝抬高了融资成本,搅乱了金融秩序,理应取缔;后是2月末中国银行业协会呼吁,将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基金存放在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按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这一呼吁如果成真,意味着余额宝中20%的资金将被冻结,收益率将下滑五分之一以上。

  余额宝是否应该取缔?它究竟动了谁的奶酪?

  改革开放30余年来,尽管下游产品早已市场化,价格由供需决定,但上游要素价格仍然受到严格管制,土地如此,资金亦如此。利率作为资金价格的标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依旧遵循着计划经济的准则。

  这就难免出现和上世纪80年代一样的桥段,当时,物资方面“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双轨格局,使很多人成了倒爷;如今,资金价格的双轨,也让货币市场基金——比如人们俗称的理财产品——异常火爆。

  如果我们想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余额宝不仅不能透过市场价格牟利,它压根就不能存在;如果我们坚定地走市场经济道路,就得承认资本逐利乃是天性。既如此,取缔从何谈起?另外,2009年来,银行界的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既然银行可以透过理财产品,将资金从资产负债表内挪到资产负债表外,一来回避巨额存款准备金,二来获取市场收益,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为什么不可以?

  多年来,旨在破除金融垄断的《放贷人条例》迟迟未能出台。这一条例的核心要义,就在于自然人可放贷,而非仅仅通过银行(近几年多出了小额信贷公司)。无论从理论还是事实层面看,金融垄断和资金价格管制,才是融资成本抬高的根源。余额宝等金融产品的出现,恰恰动摇了垄断的根基。余额宝上线数月,存款搬家即是明证。

  尽管央行近年来在矢志推动利率市场化,目前也仅剩存款利率管制没有解除,但由于金融业主体——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温室效应的路径依赖,扎根于市场的余额宝自然不易被容纳。中国银行业协会之举,令人想起去年发生的类似桥段:中移动和中联通联手工信部,一度对微信展开围剿。

  余额宝的出现,令沉淀于银行一般性存款中的资金得以盘活。这一符合历史潮流的金融创新,在黏性极强的数亿淘宝用户的推动下,已很难阻挡。

(原标题:余额宝动了谁的奶酪)

(编辑:SN09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人民日报:警惕民主陷阱下的治理失灵
  • 京华时报:且看官员打护士如何收场
  • 环球时报:两会代表委员的国籍应透明
  • 新京报:“地铁猝死”事件莫把矛头指向路人
  • 扬子晚报:退赃款“做回民警” 法盲还是“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