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务实的中国需远离政治刺激和喧闹

2014年03月14日07:18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寻求刺激是舆论的本能,然而中国切不可被这样的嗜好俘虏 寻求刺激是舆论的本能,然而中国切不可被这样的嗜好俘虏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昨天闭幕,李克强总理的记者会上,中外记者的提问基本围绕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问得很细,回答则很实在。这是一个与中国当下实际情况很扣题的记者会,它不如专碰政治热点和时髦理念来得刺激,但以务实代替刺激和喧闹,这或许是下一步中国改革大链条的一个趋向性的标志。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在多个方向上拉开帷幕,曾经让舆论场很激动的“改不改”的争论,化成事无巨细的改革铺开过程。虽然仍能听到关于政治发展道路的另类声音,但社会围绕改革路线的共识实际上大体形成。从十八大到今天,中国社会消除了不少疑惑,抽象的路线之争让位于务实的改革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如今成为中国政治相当明确的总指向,这不再是口号,而已成为再清晰不过的中国政治现实。在一个总部署之下进行改革,建设民生,它再轰轰烈烈,也不会有乌克兰发生“革命”更吸引人。因此中国拥有13亿人口、有着全球最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但我们贡献的新闻轰动性在世界上远远排不到前头。

  不得不说,中国还是走得挺稳的。这个国家的问题被一一找了出来,并且越来越公开地摆到台面上,然后我们开始致力于解决它们。腐败这个最难啃的硬骨头,也迅速有了突破,这增加了全国人民对国家不断向好变化的信心。

  然而中国步伐的“又快又稳”,在世界上有些突出和独特,目前外部没有经验可以证明中国这样做就是“对的”,但有不少走所谓“普世道路”搞砸了的反证。这些反证给中国社会的刺激和震撼,正逐渐超过同时存在于部分中国人中间对西方普世经验的迷恋。

  民众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国家政策的重心,这样的高度重合在今日中国已经实现。但国家政策再完美,也覆盖不了舆论的复杂性。不满仍会在中国社会存在。

  热衷探讨国家道路已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惯性之一,这有着很深刻的历史根源。即使国家道路已经选定,外部世界稍有风吹草动,这样的话题就会重新趋于活跃。

  对于技术性探讨,很多公共知识分子不擅长,公众中对技术性话题的兴趣也未得到充分培养。因此中国的基层具体问题常被舆论场推升到整个体制的层面,只有这样的争论,才会让一些人感觉“带劲”。

  然而我们或许真的需要政治争论的淡化,让全社会的注意力转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执行过程。“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概念说久了,就会缺少新鲜感。甚至连“民生”这个词,都会慢慢显得老套。但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对这些重大战略概念的坚守,而不是无休止的论辩,患得患失。

  这个世界上令人激动的事情太多了,不停地在世界某一个角落,有人在世界舆论的众目睽睽之下宣布“创造了历史”。把那些风头让别人去出吧,中国的改革不能指望一路掌声,但我们应当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够得到国际社会或者公开、或者暗自的折服。

  本次两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精力投入相对集中,很多上会记者反映,真正能碰到“雷人议案提案”和“雷人发言”越来越少,它们更多是记者们用放大镜搜出来的,或者网上网下一起烘托出来的。

  寻求刺激是舆论的本能,一味压制它未必就是智慧的做法。然而中国切不可被这样的嗜好俘虏,像世界上的很多社会那样沉迷于它而不可自拔。对这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大概还是独特的平衡与平稳。我们需要一路走得愉快,同时决不迷失自己的目标。▲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台“立法院”被攻占,大陆不妨围观
  • 环球时报:膜拜“末代港督”是奴才心理
  • 京华时报:地铁票告别大锅饭有利于实质公平
  • 环球时报:恢复读经,育民族正气
  • 京华时报:民工讨薪惨死是否另有“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