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侃人:杨六斤事件,谁让悲喜剧变煽情戏

2014年06月28日02:40  新京报 收藏本文
在呈现其悲苦境遇时,理应是纪实的,而不应过度渲染、动辄诉诸煽情,裹上虚构成分 在呈现其悲苦境遇时,理应是纪实的,而不应过度渲染、动辄诉诸煽情,裹上虚构成分

  ■ 议论风生

  将杨六斤的遭遇“煽情化呈现”,乃至夸大其词,会透支爱心资源,也让杨六斤成为“造假”闹剧的陪绑者。

  广西隆林“孤儿”杨六斤,近来成舆论关注的焦点。先是其“悲惨身世”被当地某电视台聚焦,后是遭“跨省争夺”……这也让杨六斤的境遇,经历了从“弃儿”到“宠儿”的180°反转。原以为,这场悲喜剧就要谢幕。谁知道,随着媒体的细节还原,剧情来了个“大逆转”。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杨六斤并不像电视台展示的那般孤苦:几年来杨六斤一直同堂哥住一起,其独居生活到节目播出时都不超过25天,而不是“独自生活6年”;他偶尔吃的野菜,是当地家常菜;他也并非“仅靠堂哥每年给的500元”生活,而是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补助,还有低保、公益基金……就连其亲戚也觉得(节目)像在演戏。这下,舆论也跟着转向:不少人将对杨六斤的同情,对政府不作为的鞭挞,转化为对“失实报道”的口诛笔伐,认为它亵渎和消费了公众的爱心。

  而昨日12时许,涉事电视台在官微上发表文章回应,称“杨六斤打动人的不仅是贫穷,更是励志”“媒体与其反复炒作杨六斤的新闻……不如把媒体资源投放到关注贫困状况上”。只可惜,许多网民并不买账,认为它在转移话题,企图以煽情姿态来逃避新闻伦理层面的拷问。

  实质上,揭露与谴责“作伪”,与“反复炒”是两码事;而把他者苦难作为煽情素材,也不等于有爱心,反而很可能成为对爱心资源的透支。杨六斤身世堪怜,人们对其慷慨解囊、予以援助,本也无可厚非;作为媒体,以镜头呈现苦难,集结爱心,也确有着善意初衷。

  但在呈现其悲苦境遇时,理应是纪实的,而不应过度渲染、动辄诉诸煽情,裹上虚构成分。要知道,“经过剪辑的真相”很难经得起挑刺,难免会露馅。它非但会让媒体操作伦理蒙垢,还会挥霍公众的善心,让爱心热度在“受欺骗感”中冷却。就连杨六斤,也会被舆论抨击的“流弹”击伤。以此看,以“励志”来掩饰“真实性硬伤”,将考证式追问说成是“炒作”,无疑有些文过饰非、价值颠倒。

  当然,公众救助孤儿的关怀指向,并没什么错——虽说节目存在“包装”,但不可否认,以杨六斤为典型的“类孤儿”群体亟须被关照,而针对他们的救济网,也尚未织牢。有人就指出,像杨六斤这样的形同孤儿的非孤儿(杨六斤母亲已对其实质性地抛弃),并不在《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保障范围内。而媒体还报道,在杨六斤事件引发的喧嚣背后,是当地普遍的贫困,仅隆林县和杨六斤相似情况的孤儿就有329名。将他们纳入爱心网的覆盖群中,很有必要。

  就此而言,与其对杨六斤边消费边召唤爱心,不如以其为切面,如实地呈现一个群体的窘境,也倒逼关怀体系的补全。光以煽情手法去展现悲剧,极易让具体个人沦为“陪绑者”,也无法提炼出“敦促制度补漏”的社会价值。

  □午夜侃人(媒体人)

(原标题:杨六斤事件:谁让悲喜剧变煽情戏)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人民日报:广场舞之困在权利越界
  • 环球时报:中国经济学教育严重西化
  • 环球时报:陈光标是中国多元时代的特殊符号
  • 单士兵:不要带着屌丝气质看待“人生赢家”
  • 人民日报:访贫岂能嫌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