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前:扩需求应先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2014年06月30日09:06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样也有一个复杂的消除“梗阻”真正落实的过程,甚至会有反复拉锯现象发生,不可能立杆见影。在这个过程中,对宏观经济走势要相机抉择,依据明确可靠的主要经济指标(即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和失业率)进行反向调节。

  调节方式应预调微调,视效果不断加码或逐渐退出。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应该使经济增速保持在7%以上。当月度经济增速回落至7.5%以下或真实调查失业率(不含农村)超过8%时,可采取适当刺激的政策。直到月度经济增速回升接近8.5%,或物价指数调头向上超过3%,才启动逐渐退出程序。切不可依靠“赌”拐点或“预判”走势来确定宏观调控政策。“赌”或“预判”一旦失误,建立其上的宏观政策很有可能铸成大错。

  稳增长关键在于扩需求。只有在需求不断扩大的经济环境中,激发市场活力与动力的改革措施才能见到显著成效。在用传统手段增加投资、出口和消费时,可尽可能结合经济结构调整需要,更多地增加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适度放松货币政策以鼓励投资和需求,适当影响汇率等以稳定刺激出口,调节收入分配以刺激消费等。

  在货币政策上,可全面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实际存款利率。在当前经济增速和物价指数双双走低而失业率走高情况下,维持高达20%的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充分的理由。过高的准备金率抬高了资金使用成本,不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状况。定向降准因范围与规模十分有限,对降低利率总水平似乎发挥不了较大的作用。

  较高的实际存款利率(尤其理财产品收益率)不利于扩大消费。储户存款通过“余额宝”等平台和各种理财产品汇集后,又以企业存款形式回到银行,但却无疑大幅提高了存款实际利率,最终抬高了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尤其一些所谓投资公司和网络支付平台以10%以上预期收益率争夺资金,是否存在“庞氏骗局”,几年之内可见分晓。当前应严格加强金融监管,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高息理财产品,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民众利益,同时有效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利率市场化是必要的,但像美联储采用量化宽松等政策影响利率水平也是必要的。降准有利低息放贷,降实际存款利率可促进消费,两者皆可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有利扩大投资和需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作者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SN171)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单士兵:自由就是离婚最高贵的理由
  • 新京报:沛县增办狗肉节,声援还是坑玉林?
  • 北青报:对贪官反腐言论不必太纠结
  • 京华时报:“交警PK法院”到底谁在撒谎
  • 南都:当“要发票”冲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