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辉:发展足球不能顾此失彼

2015年03月20日10:16  北京晨报 收藏本文

  该怎样去科学决策,是值得长期深入讨论的话题,像这样用自断手足来集中优势的做法,实在不应再出现了。

  据《大众日报》报道,山东省为支持校园足球发展,从今年起暂停大学生篮球、排球联赛。消息传来,舆论哗然。而之后传来消息,“中国体育彩票杯”山东省大学生三大球(足、蓝、排)暂停,实际上是将其与教育系统三大球联赛合并举办。虽是误会一场,但不能不提防为了发展足球,就轻视篮球排球的短视行为出现。

  确实,中央正下大力气抓足球,足球改革箭在弦上,跟好这个风,不失为赚取发展资本的捷径,既容易出成绩,又能凸显一些人的才干,实在一本万利。可篮球、排球衰退了怎么办?其实不用担心,等恶果出来了,也是好几年后,自己早高升他处,自有后来者担责。

  把足球搞上去,确实重要,资源不足,丢卒保车亦无不可,可麻烦的是:被我们舍掉的,往往是暂时看不到价值的车,留下的却总是暂时有用的卒,为急着出成绩,谁都不去想明天的事,不愿为将来留条路,结果到了明天,依然资源逼仄,依然要靠杀鸡取卵混日子。

  中国足球的衰落,急功近利是重要原因,为完成全运会、奥运会夺牌任务,各省都不愿花钱养团体项目,一支足球队18人,花销至少是个人项目的18倍,可拿到的金牌却只有1枚,单位成本太高,实在不划算。足球还好一点,毕竟要撑门面,至于手球、水球、曲棍球等就没有这么幸运,纷纷被裁,连女子足球队亦难幸免。

  为此,全运会特别规定,集体项目奖牌按人头计算,拿足球冠军,金牌数算成18枚,乍一看,促进了各省的积极性,但大家也看明白了:既然是完成夺牌指标,那么,争冠军就不如买冠军。许多省不注重二三线队培养,却肯花重金引进外省尖子球员。多少主任因此拿到业绩,因此升了职,问他为什么不培养年轻球员,他们会振振有词地回应:资源不够,我们也没辙。

  中国足球曾是亚洲强队,如今落到了中游,这不完全是职业化的结果,而是在职业化的放大下,原有管理弊端充分凸显了出来。只检讨职业化责任,不检讨管理失误责任,则不论投入多少资源,恐怕中国足球仍然难以振兴。

  问题的关键,在于相关管理部门权力过大,想停什么联赛,立刻就能停,想搞什么花招,即时就能办,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旦出了决策失误,很难有力量来约束它,只有等麻烦出来后才能验证,但那时一切也晚了。

  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天才,但他们中许多人没被挖掘出来,许多人被浪费掉,在一些具体项目上竟长年被压制,这说明,这种低效率、高投入、风险大的管理方式确实要改一改了。把一切都抓在手里,犯了错就是100%,而各方共同努力,总会有人最终突围。

  当然,该怎样去科学决策,也是值得长期深入讨论的话题,像这样用自断手足来集中优势的做法,实在不应再出现了。

  蔡辉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中国足球 发展 足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京报:陈光标离慈善修养还有多远?
  • 扬子晚报:不给“帮带费”就是啃老?别让亲情变庸俗
  • 南都:对暴力征地说不,司法当更有作为
  • 北京晨报:女官贪腐与缺少爱何关
  • 北京晨报:官员工作笔记怎能暗藏麻将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