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里,更多的中国家庭想生儿子。不过,近日在南京举办的一场经济学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陆方文和北京大学刘国恩两位学者合作一项课题却显示:生儿子幸福感不如生女儿。通过对国内10个地级市的4309个家庭采样后他们发现:生儿子的父母,在儿子长到17岁至30岁期间,幸福感明显比生女儿的父母要低。而且所在城市的住房价格加剧了这一影响(昨日《现代快报》)。
这个结论理应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但看上去更像是宣传“男女平等”国策的口号。其实这个结果并不出奇,广州话里就有一句俗语叫“生仔好听,生女好命”。男孩父母幸福感为什么低,两位学者给出的解释是,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女孩在学业事业上的竞争力增强,而且女孩对父母更体贴,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的婚恋观,丈母娘大多要求有婚房,给男孩家庭带来现实的经济压力。
我觉得以上分析都不能以理服人,或者说是研究者问问题没问到根子上。以经济压力为例,与其问你家孩子是男是女,不如问你家里钱够不够用。经济条件好的家庭,生男生女都差不多,可能生男孩父母,自我感觉会更良好。毕竟我们这个国家有长久的“重男轻女”传统,连甲骨文里都有这样的卜辞:“生男曰嘉,生女曰不嘉”,也就是说生男好生女不好。不信你去医院妇产科看看,现在的情况跟原始社会差不了多少。专家研究来研究去,还不如直截了当:没钱才是不幸福的原因。
幸福感低,显然不是生儿子造成的。何况现在给女儿买房的家长也不少,买房更多是为了资产保值,或者以长远计,给独生子女更多保障。说丈母娘伸手要婚房,好像人家女方家庭养女儿就是图你家房产似的,一来贬低了现代婚姻的尊严,到底现在有多少人真因为房子结不成婚的?学者说话要严谨。二来,这种说法并不新鲜,不过是变着法子,指桑骂槐影射“拜金女”。
关键是,纵使生男孩“不幸福”,中国的父母还是拼了命要生男孩,为何如此“自虐”,反倒是更值得研究的课题。别的不说,中国的男女出生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因为出生性别选择,据测算,1980年—2011年30年间累计约有2128万—3322万“消失”女婴。比起消失的女孩,研究父母是否幸福这样的题目未免有点轻浮。
我看不是中国父母的幸福感出了问题,而是他们的幸福观有问题。比如男孩家长“在孩子求学、就业、结婚生子方面更加操心烦神”,这源于家庭对男孩寄予更高希望,对女孩子的期望值普遍偏低。从担心男孩找不到老婆到担心男孩父母压力大,这个社会真是为男孩操透了心。但现实恰恰相反,男孩在求学、就业方面更有优势。前不久教育部才下文纠正某些院校和专业多年来高考录取分数线“男低女高”的问题,女大学生不好找工作、面临就业歧视的报道也不时见诸报端。假如这都让男孩家长不高兴,只能说明这些家长三观不正,庸人自扰。这样的父母纵使不幸福,我看也一点不可怜。 □兽兽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