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践行“三严三实”要勇闯“人情关”

2015年05月25日15:59  综合 收藏本文

  核心提示:领导干部能不能闯过“人情关”,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也是当前进行“三严三实“教育亟应完成的任务之一。要闯过“人情关”,必须严以用权,清正廉洁,绝不能以权谋私,让权力成为人情的牺牲品。领导干部手里的权是人民给予的,只有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责任,没有为自己、为家人、为亲友谋私的权力。

  编者按:宣讲家网为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宣传做深、做实、做细,提出加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应坚守“三个一分钱”准则,坚持“三勤”目标,勇闯“三 关”,贯通“三大作风”,具备“五项工作能力”。我们已经推出了坚守“三个一分钱”准则和坚持“三勤”目标 的六篇评论,获得全国广大网友的高度认可和积极评价;本周我们继续推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勇闯“人情关、廉洁关、平衡关”的三篇评论,请您继续关注宣讲家网站评论。本文是勇闯”三关“系列评论的第一篇 《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勇闯“人情关”》。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领导干部的人情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与自己的荣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中国又是个人情社会,人情无所不在,人情力量巨大。一般来说,正常的人情往来是必要的,父母、兄弟、子女间有血缘之情,同事、朋友、战友间有友爱之情,领导干部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 员,自然也有自己的人情。但由于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对公共资源进行调配,有些人就往往会打着“人情”的幌子,送钱送礼、请吃请玩,行贿腐蚀,最后一步步把领导干部“拉下水”,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教训非常沉痛。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要承担起廉政建设的历史使命,任重道远。 我们必须过好“两关”。第一关是‘自我关’,第二关是勇闯‘人情关’,以上这两关,不是要不要过,而是非过不可。”(《摆脱贫困》之《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篇)因而可以说,领导干部能不能闯过“人情关”,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也是当前进行“三严三实“教育亟应完成的任务之一。

  要闯过“人情关”,必须严以用权,清正廉洁,绝不能以权谋私,让权力成为人情的牺牲品。领导干部手里的权是人民给予的,只有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责任,没有为自己、为家人、为亲友谋私的权力。在社会生活中,人一做官,有了服务人民施展抱负的平台,同时也会有各色人等争先恐后地来送人情、拉关系,逢年过节,更是争着上门拜访,手提大包小包,金银财宝,拉拉扯扯。不管如何表现,眼睛都是盯着你手里的印把子,都是想以“人情”换取你的“关照”,或想从你手里揽工程,或想让你批一块地,或想通过你免交税款,或想在你那里谋个官职……总之,都是夜猫子进宅——没事不来,就是为了获得利益而来。你若失去警惕,贪图蝇头小利,就会被人用 “人情”牵着鼻子走,最后堕入万丈深渊。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从徐东明、朱天晓、朱兴良这三名多年“朋友”处以人情来往为名,受贿达1065万余元人民币,约占受贿总额的94%。正如季建业自己所说:我被人情遮住眼睛,在“朋友圈”中淡忘了底线、防线、界线。这是多么深刻惨痛的教训啊!领导干部手握重权是一把双刃剑,用好权力就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做贡献,若闯不过“人情关”,用不好手中的权力,就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更使自己身败名裂。清朝钱泳的笔记《履园丛话》中有一段话颇有见地:“情有公私之别、有正邪之分。情而公,情而正,则至贤也。情而私,情而邪,则禽兽矣。可不警惧乎!”

  领导干部要勇闯“人情关”,必须严以修身,强化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制约贪欲,摒弃私情。身居官位,手里有权,同时也就成了“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重点侵袭对象,一不留神,就会染“病”在身,而严以修身,方能抵御百“病”,要有勇气闯过“人情关”。严以修身,就好比培养出了思想上的强大免疫力,筑起了严防疾病的精神长城,是抵抗各种人情“病菌”侵袭的有效手段。具体来说,俭以养德,能抵御各种享乐性人情,预防奢侈腐化病;清廉律己,可拒绝各种物质类人情,防治贪婪病;淡泊宁静,可拒绝各种精神类人情,如各种虚名、高帽、吹捧,能预防追名逐利病。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坚持严以修身,就能“百毒” 不侵,“八风”难吹,坚守理想,严于操守,“拒腐蚀,永不沾”,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民公仆。

  而且,“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干部严以修身,还会在一般人情消费中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1949年10月,毛岸英给表舅向三立写了一封信,就某亲属“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的位置”一事,表示“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在于此。”模范公仆郑培民不仅自己严以修身,对家人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他对妻子儿女有个“三不”原则:不帮人向郑培民带任何信,不传口信,不接受任何礼品。曾经有个人想通过郑培民的妻子杨力求走后门,以人情为名送给她一个红包。杨力求义正词严地说:“送礼是给我们送"错误",快拿走。” 领导干部带头守住“人情关”,讲人情更讲原则,重人情更重是非,就能以勤俭节约美德移风易俗,引领适度的人情交往,以实际行动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情关系,营造一个单位的良好风气,进而带动全社会风清气正。

  要闯过“人情关”,必须严以律己,不肯稍有苟且,不容一丝放松。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用“人情”拉拢干部,一般都是从小到大,从轻到重,先送一些分量轻的礼品,再慢慢加码,所以,要闯过“人情关”,也必须做到慎初、慎微、慎独。先说慎初,后汉人羊续刚到南阳郡上任太守,一个下级就给他送了一条鱼。为警诫他人不再送礼,他就把鱼挂在衙门前的柱子上进行“公示”,消息传开,再也无人敢给羊续送礼,人敬称其为“悬鱼太守”。其次是慎微,清代官员张伯行为谢绝各方人情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再说慎独,曾国藩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于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这三个古人的律己精神堪称楷模。而在共产党人的队伍里,有更多严于律己的典范。谷文昌长期担任领导干部,但从来不给亲友谋一点私利,他的5个子女在工作、生活上没有得到过任何“特殊照顾”,甚至政策允许的事,他也不为子女“争取”,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这恰恰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从郑培民到杨善洲等都是如此,一贯坚守原则,遵纪守法,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从不被“人情”捆住手脚、蒙住双眼,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人情如关。失守“人情关”,就会一溃千里;要勇闯“人情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一名好干部。

文章关键词: 领导干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环球时报:回望庆安争议,不光政府应该反思
  • 新京报:王思聪为什么总操心娱乐圈?
  • 新京报:什么年代了,竟还有“流产指标”
  • 新京报:配偶体验反腐教育为何感动不了网友
  • 新京报:繁琐证明的本质是对公民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