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近日在北京发布。《白皮书》对云南、广西、贵州、山东、河北、甘肃六省区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乡村留守儿童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后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近日在北京发布。《白皮书》对云南、广西、贵州、山东、河北、甘肃六省区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乡村留守儿童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后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约15.1%、近1000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即使在春节也无法团聚。有4.3%的留守儿童甚至一年连父母电话也接不到一次。
儿童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甚至一年到头见不到父母也听不到几次父母的声音,无需精通心理学大概都会知道,这将给儿童的成长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是的,严重的后果早就出来了,屡屡残酷地摆在公众的眼前。事实上,“留守儿童”这个词语在中国的流行至少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至今人们已经公认,留守儿童就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没有之一;而且,留守儿童不仅自身最容易遭到伤害,还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严峻,还十分复杂。否则,又何至于以“留守儿童”作为话题讨论了十多年,却很少有人能够拿出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办法,乃至在对相关问题溯源时还往往众说纷纭?
每当因留守儿童引发的舆论事件引起讨论时,几乎所有讨论者都会以为自己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认为远离孩子去城市打工的父母放弃了自己的责任,这是一种视角;反思社区的服务功能弱化,这是另一种视角;批评教育机构不能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这也是一种视角;将矛头对准尚未完全解体的城乡二元体制,这更是一种视角……这些视角都自有其道理,自然不能算错,但却像闭着眼睛摸象的人,他所感到的只是局部的真实。把所有的局部真实汇集起来,似乎就成了真理,但如果问题居然如此深广而复杂,又如何指望获得化解的办法?留守儿童成为话题十余年,这也许正是很难开出一个正确而又及时的药方的根本原因。
复杂中国存在着一些复杂的问题,一言以蔽之,既是发展带来的问题,同时又是发展不够的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问题,何尝不是如此?这样一个答案,中庸而又平庸,但也许更具洞见,也更有概括力。如果不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就不会有留守儿童;如果是否可以带上自己的孩子去城市打拼成为轻松的选择,如果打工家庭能够轻易融入城市,和其他人群一样享受平等的福利,也不会有留守儿童。
由于是发展带来的问题,又同时是发展不够的问题,因此你无法寄望于找到单一的责任主体并迅速地消解问题。让人震惊的事件发生之后,可以言辞激烈地批评留守儿童的父母、当地的教育机构、地方政府乃至某些具体的制度,但在批评的过程中切勿以为就此找到了症结。真正重要的其实是行动,需要为之付出行动的,远远不仅是那些众所周知的应该负有责任的人和组织。恰如教育学者杨东平所说,“政府不是万能的,留守儿童涉及家庭乡村学校,必须靠政府、社会、社区、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共同的参与,所有人都对留守儿童负有责任。”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的撰写和发布就是一个行动的样本。那些冰冷的数字告诉我们,留守儿童在经受着什么,仅此一点就让一个具备正常心理和情感的成人无法坐视。通过类似的行动,可以激活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并为此献出自己的力量。围绕《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人们注意到,明星、学者、公益组织都已经行动起来了,这无疑是一个温暖的开始。
文章关键词: 留守儿童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