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国强:一个“差生”的剪纸展为啥成新闻

2015年06月21日05:19  钱江晚报 收藏本文

  本报首席评论员  戎国强

  温州市瓯海区仙岩街道第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蔡君钦,刚参加完中考。初中三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全班垫底,考试常交白卷,一直不被大家看好,他本人和周围的人都习惯了他的边缘化生存,各科老师也不提问他。但他的老师谢伟珍发现了他的剪纸剪得特别好。在毕业前夕,经谢老师努力,学校给蔡君钦办了一次“个展”,让全校同学欣赏了他的剪纸艺术。这样善待一个“差生”,很温暖,很难得(详见19日本报A10、A11版)。

  这个剪纸展对蔡君钦的意义是什么?一个成功者,一个习惯于在人们关注的中心生活的人,可能不在乎这样一个展览;但对蔡君钦来说,意义显然不同。他所习惯的边缘化生存,是一种少人关注、关心的生活,很少与人交流,意味着很少感受他人的温情,久而久之,习惯性的冷淡、冷漠就可能成为自然状态,有可能固化为人格和对待世界的态度;他与世界的关系就很有可能倾向于否定性关系;所以说,这个剪纸展在蔡君钦和他人之间建立了肯定性关系:他为世界提供价值,世界肯定并欣赏他的价值。

  如果谢伟珍老师对分数的重视超过了对人的重视,是不会把蔡君钦的剪纸当一回事的;剪纸,比蔡君钦好的有的是;但是,对蔡君钦本人,对他的父母,“蔡君钦”只有一个;教育,要求“一个都不能少”;没有这个认知,不配从事教育。而现实恰恰相反、否定人的“教育”大行其道。中小学生,主动选择生活的能力很弱,他对待世界的方式,往往是世界对待他的方式;你否定他,等他具有某些能力了,他就否定你;这是很多教育悲剧的发生机制。

  剪纸展,对蔡君钦的人生至少具有疗救的意义,甚至可能具有拯救的意义。这是教育最本质、最高的价值所在。但是,如果换一所学校,换一个教师和校长,还会不会有这一个剪纸展呢?一个成绩垫底的学生,值不值得老师在他身上花时间、花心血?谢老师的做法,是不是在每一个学校都会得到鼓励和提倡?本来,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对落后学生甚至应该更多关心;但是,对应试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分数及分数堆积出来的升学率;蔡君钦学习成绩垫底,说明学校在该学生身上的投入已经不能收回,更别想获得利润,继续投入已没有必要。帮助一个成绩垫底的学生办剪纸展览,对学生建立自信可能有用,对缓解家长的焦虑、绝望有用;但对学校升学率没有贡献。这个受到老师关心的学生,可能会一辈子记住你,但是学校教学档案里可能不会留下一个字的记录、记载。这是不是类似“剪纸展”会成为新闻的原因?成为新闻意味这样的事情太稀有。

  蔡君钦初中毕业了,很可能不能升入普高。经过中考这一轮筛选,成功者与失败者已判;升入高中的,三年后再被筛选一次,又一批人被划进失败者之列。我们的教育,是这个社会设计出来的一个巨大的筛选机器。剪纸展,不过是对这个筛选机器一次微不足道的抗议。昨天,《华商报》报道说,西安一个二年级小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用扫帚把抽打十多下,大腿上红一条青一条的。这个老师太性急,举动太极端,但跟筛选机器的游戏规则是一致的。这个老师被停职,但筛选机制不会停下来。

(原标题:一个“差生”的剪纸展为啥成新闻)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剪纸 老师 新闻 差生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京报:拿“转世党”当旅游资源不大妥
  • 新京报:“北大硕士干装修”该褪去新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