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艾未未没骂政府,西方不高兴了

2015年08月08日07:37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艾未未又一次受到西媒的集中关注,但这一次,西媒拿不准怎么给他定调。

  艾于7月中旬重新取得护照,很快于当月底前往德国。当地媒体蜂拥而至。《南德意志报》发表了一篇对他的专访,被认为是艾赴德后最全面的观点展示。正是这篇报道在中国海外异见人士和西方媒体中引起轩然大波。

  德国主要媒体几乎都认为艾对中国政府的态度“变温和了”。它们重点转引了艾未未的这样一些表述:对他的这次旅行政府几乎没有附加条件,他可以回到中国,政府对他说,他是个自由的人。他认为不仅仅要批评政府,还要有解决方案。在谈到一些律师近来被逮捕时他说,“现在当他们拘留你,他们会有逮捕令。法院会判决这些人,他们按程序办事。如果证据不足时他们就会将你释放。这些策略不再像几年前那样不合法。”

  “美国之音”报道说,艾的这些话引起中国异见人士的极大不满,这是一次艾的“偶像崩塌”。“助纣为虐”“变节”“投降”“一个自由的人看起来不是这样子的”,这些话被不同的人和媒体说出。

  长时间以来艾未未一直是一个标签化了的人物。人大多是复杂的,特别是艾这种出生在红色诗人家庭中的人。中国异见人士和西方舆论都愿意看到艾充当反体制的旗手,不希望他展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西方一些力量也是因此才力捧他,给他送上种种“自由世界”的荣誉。艾既受益于这一切,也似乎被它们绑架了。一般认为,他会在既有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并且越陷越深。

  中国很多极端的异见人士在私下里同人交流时,也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复杂性有所认识,但是这些话他们在公开场合不会说。他们的公开形象就是反对政府的任何做法: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政府的错,是体制的“罪恶”。

  这是一种政治站队,是对自我标签的精心维护。很难说这些选择完全是他们自己主动的,还是大环境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安排”他们这样做。很多人有时为此沾沾自喜,有时又像是挺无奈的。

  艾未未这一次似乎是对他的标签有点烦了,任性了,说了一些明摆着的大实话。“德国之声”一名作者说他“赞扬了中国政府的积极态度”,这多少有些“拔高”了艾的态度。艾只是没像一些人预期的那样去了“自由世界”后大吐他在中国“备受迫害”的苦水,而是说了些他对中国正发生事情的直观认识。也许就是他脱口而出,率性而为,这个人经常“大大咧咧”的。

  还有可能是艾未未想调整一下自己的政治面孔,降低一点自己“反体制旗手”的形象,突出自己的艺术家身份。长时间以来,他的批评者们一直指责他在艺术上并无造诣,而是在靠政治对抗吸引关注和人气。

  中国肯定不是西方一些人描述的“黑暗专制国家”,现代发达社会的大多数元素都在中国深深扎根,这个在最近几十年创造了发展奇迹的大国在艰难整理扑面而来的新问题和矛盾。中国治理很可能是当今世界难度最高的国家治理,对此很多异见人士也都清楚。坚持宣称中国只要引入西方那一套,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这是一句不讲理的口号,它不是信仰,因此很多人抱怨异见人士中间充满名利场的气味,所谓“圣徒”难得一见。

  历史将证明,今天最极端的异见人士实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梦游者。他们搬来西方的政治理论,把它们当成数理公式测量中国社会的种种界面。就让这些人在梦里中个大彩,得乐且乐吧。(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原标题:单仁平:艾未未没骂政府,西方不高兴了)

(编辑:SN182)

文章关键词: 艾未未 环球时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京报:成龙要抽时间坐牢?
  • 环球时报:“消费贫困”的做法应休矣
  • 环球时报:互联网是街道广场,要自由也要安全
  • 派出所为何对买房要开无犯罪证明不满?
  • 新京报:质疑“最悲伤作文”,莫将舆论焦点带偏